佛教超度自己
佛教超度自己
南无阿弥陀佛!楼主您好!
佛法中忏悔或者解脱自己的罪业,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出声念,默念都可以,闲下来就可以念!也可用佛珠计数,也可用计数器计数。计数目的就是督促自己念佛而不懒惰!当然什么都不用就念佛也可以!每天念多少声也没有规定,依自己实际情况尽力就好,念得越多越好!
南无阿弥陀佛 虽然只有六个字,包括佛法一切经咒,是阿弥陀佛成佛功德的结晶!阿弥陀佛把所有功德都浓缩在这六个字中,谁念佛就送给谁!就像我们父母把钱都存到一张银行卡里给我们,我们只要拿到银行卡就等于拿到所有钱!念佛也是一样,虽然您只是动动嘴念佛,非常简单的动作,但是得到了阿弥陀佛的所有功德,您动嘴念佛,阿弥陀佛就在帮您消除罪恶呢!所以这个消除罪恶的力量是阿弥陀佛的力量,是靠佛力!
当然要想彻底解脱还是念佛,但是目的不是消除罪恶,而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移民到了那就是大菩萨了,没有痛苦,只有极乐!一生老实念佛即可实现!(注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二字读音为 拿摩)
佛,普渡众生,能否普渡自己呢?请说具体点,以及理由
普渡,普是普遍的意思,对一个人怎么能叫普遍呢,所以这个问题有点不通。具体地说,佛是觉悟智慧的人,即他已完成了对自己的渡的任务,才来普渡众生,从这个意义上,他已渡了自己。在佛教的宣传中,有“自渡渡人”的说法,所以自渡是前提,自己还没觉悟却想去渡别人,好比不会没游泳而去救人,只能一块溺水,正所谓泥菩萨耳。反之,证悟菩提妙理,得正觉之后,自然发起慈悲普渡之心,当然,已是渡过自己之后的事了
佛教如何突破自我
佛教的要点就是无我,佛法认为世间是无常、苦、无我的。如何突破自我呢?
根据南传上座部佛教,通过修行,可以见到这个物质世界的最小组成单位,可以见到前世及来生,见证轮回,通过自己亲证亲见,达到解脱,具体阐述如下:
佛教认为,世界是由物质及精神现象组成,物质叫做色法,精神现象叫做名法。在具备禅定或近行定的定力的基础上,修习四界分别观,之后在四界透明体当中,可以见到组成物质世界的最小单位:色聚。色聚是不断在生生灭灭的,有透明及不透明的两类色聚。通过智慧之光观照色聚,会发现组成色聚的8-10种究竟色法,这就是物质世界的组成方式。
在照见物质组成后,通过修习名法,照见名法是由心、心所构成,心及心所都是不断在生灭的,而且速度非常之快,每秒钟有上亿个心及心所生起又灭去,你会发现名法生灭的速度是色法的十七倍。
通过这样的修行,发现世界是由不断生灭的名色法组成,发现世界上根本没有我、灵魂这样的不变的东西,因此破除了心中的我及灵魂等邪见。然后再通过修习寻找名色法生起的原因,会发现名色法相续生起的原因是由于贪爱、爱。通过修习追溯名色法生起的原因,可以照见前世,通过追查名色法相续,可以照见名色法在将来的发展以及灭去的时刻,这样可以照见来生。因此破除了对轮回的疑惑,破除了对佛法的疑惑。
这是佛法慧学十六观智的前两个阶段:名色分别智、缘摄受智。
详细的十六观智的描述可以自己看《清净道论》
佛教中人应如何解脱自己
佛说心不动得解脱。如何心能不动,一是放下,二要精进,单纯放下终放不下,单纯精进终无精进,两者结合才能使心有所依,即皈依我佛——就在鼻端一点的光中,非身内非身外非身中,说有就有,说无也无,因为这只是一个法门,并不表示真实,但是说明解脱之义就在放下一切与精进求真。
佛教的度人度己是不是求?我想皈依佛教,这点我没搞清楚,为什么度人度己和无欲无求不矛盾?
自己解脱,了生死,出轮回是自己得度;让他人解脱,了生死,出轮回是让他人得度,即是度人。如果即不度自己,也不度别人,就不必皈依。因为佛教我们首先度自己(自觉),然后再去度别人(觉他),最后觉行圆满时,才能成佛道。
平时我们说和欲和求,是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一切为自己,满足个人欲望。和佛说的修行目标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