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超度法会祈福
佛教超度法会祈福
法会是佛教仪式之一。又作法事、佛事、斋会、法要,为讲说佛法、供佛、供僧、布施等活动所举行的集会。即聚集净食,庄严法物,供养诸佛菩萨,或设斋、施食、说法、赞叹佛德。印度古来即盛行此类集会,其种类名目甚多。
现在所说的法会,都是指寺院举办的与佛法有关的活动,有诵经法会,有超度亡灵的法会,有祈福法会,有传戒法会,有佛七法会等等。当代法会,集梵呗、供养、诵经、礼拜、念佛、持咒、观想等多种修行活动于一身;佛陀时代的法会纯粹是听法、说法的聚会。
法会程序:一般较常举行之法会为光明灯会、报恩会、金刚禅坐会、念佛会、消灾会、福寿会等。此类法会大多于农历初一、十五举行;其进行程序,先由僧众讽诵经典,信徒随众礼拜,再由有德师僧开示佛法,其后并于寺院中用斋。
又有传授三坛大戒之法会,每年由各寺院轮流承办。此法会之目的在使有志于深入经藏,或从事弘法利生之佛子,经三师七证为授沙弥戒、菩萨戒等三大戒,俾使成为正式之出家人。戒期由一个月至五十天。另有祈求国泰民安之仁王护国法会(由中国佛教会举办)、纪念先总统 蒋公逝世纪念法会。
法会中,规模比较大的有两个。盂兰盆会,即于每年七月十五日,以百种物供养佛法僧三宝,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浴佛节法会是在阴历四月八日,纪念释迦牟尼佛诞辰;浴佛节也是佛教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世界各地佛教寺院都有浴佛习俗。浴佛法会,可使信众清净身心、离诸诟秽,开启智慧,获净法身。
法会的仪式每视其性质而有不同,一般进行的方式乃以各种法物幢幡庄严佛殿,复于佛前献上香华、灯烛、四果,并行讽诵经赞。
从农历元月至十二月,正式之佛教法会如下:元月一日弥勒佛圣诞法会、元月九日供佛斋天法会、二月十九日观音菩萨圣诞法会、四月八日佛陀圣诞法会、六月十九日观音菩萨成道纪念法会、七月十五日盂兰盆会、供僧会。
七月二十九日地藏菩萨圣诞法会、九月十九日观音菩萨出家纪念法会、九月二十九日药师佛圣诞法会、十一月十七日阿弥陀佛圣诞法会(举办弥陀佛七)、十二月八日佛陀成道纪念法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法会
佛教是否有不同的法会,目的作用各如何?
佛教的法会有很多
1.普佛作用是消灾延寿祈福一般诵普门品,药师经
2.超度作用超度亡灵 一般诵地藏经
3.瑜伽焰口作用救度恶鬼有一部经是专门做焰口的仪规
4.水路法会作用消灾延寿祈福超度.
5.佛菩萨喜庆日法会.是庆典佛菩萨的诞辰,成道,出家日等等
6.斋天法会作用是祈福,专门有斋天的仪规
7.皈依受戒法会
8.放生法会
9.大和尚升座法会
10佛菩萨像开光法会
好有很多,集众做佛事即称为法会
佛教祭拜可以为去世的先人祈福吗
可以的,有延寿,解脱法会,也有地藏法会,放焰口等方式来超度先人。
中元节禁忌能去寺庙吗 能不能中元节去寺庙
中元节可以去寺庙。
中元节是个隆重热闹节日,人们传承着以家为单位的祭祖习俗,祭祖先、荐时食的古老习俗直至民国时期仍然是乡村七月十四节俗的首要内容。抗战胜利后,各寺庙还增加祈请佛力普渡“抗战阵亡将士英灵。
中元节自古有不进寺庙,野外祭祀的说法。在这一天,民间要设道场,放馒头给孤魂野鬼吃,这一天要祭祖、上坟、点荷灯为亡者照回家之路。道观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道场,内容是为死者的灵魂超度。中元节在佛教当中叫做盂兰盆节,这一天佛教寺庙中会举行超度历代宗亲的法会,其主要仪式由净坛绕经、上兰盆供、众僧受食三部分组成。
中元节可以去寺庙吗
中元节可以去寺庙。
在20世纪20-40年代,七月半是个隆重热闹节日。人们传承着以家为单位的祭祖习俗,祭祖先、荐时食的古老习俗直至民国时期仍然是乡村七月十四节俗的首要内容。抗战胜利后,各寺庙还增加祈请佛力普渡“抗战阵亡将士”英灵。
中元节,不少人会在旧历的七月初一到七月卅日之间,择日以酒肉、糖饼、水果等祭品举办祭祀活动,以慰在人世间游玩的众家鬼魂,并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顺利。
较为隆重者,甚至请来僧、道诵经作法超度亡魂。也有人会在这段时间,请出地藏菩萨、目连尊者等佛像放置高台、或请艺师扮演驱魔大神钟馗(有的是请艺师操控钟馗之傀儡),以消弭亡魂的戾气。
民间相信,祖先会在七月半返回家中探望子孙,所以需要祭祖。这种祭祖行为是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传统伦理的一种体现,是一种感德祖先文化传统。时逢小秋的农作物收获,也正好把丰收的喜悦与祖先分享,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中旬傍晚时分举行。平常日子要对先人祭拜,一般都不动先人的牌位。
到“七月半”祭祖时,则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位一位请出来,恭恭敬敬地放到专门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饭。因各地习俗略有差异,因此过节的方式也不尽相同,过节时间上也会有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