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事杂谈 > 正文内容

道家超拔佛家超度

admin82年前 (2023-07-15)法事杂谈743
加微信:54648273 可免费领取 2025年运势报告

道家超拔佛家超度

道家超拔佛家超度

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也为了方便工作,近几年陆续学习了佛教、道教、儒教的一些内容。最近和几个学友就佛教、道教、儒教的一些内容尤其是三教的异同进行了探讨,也对此进行了思考,现将自己的理解阐述如下,请教于行家,希望得到指正。

🎉 每月可免费在极云观供灯
微信:54648273

我们知道,佛最初是外来的宗教和文化,但是传入中国后又不断的被“中国化”了,中国的佛教和印度的佛教肯定有很多的区别。儒家和道家是中国的本土文化甚至也可以说是本土的“宗教”,所以,这里笔者把佛教、道教、儒教都称为中国的传统文化。

先说佛教、道教、儒教之异

第一、佛家讲“超世”,道家讲“出世”,儒家讲“入世”

佛教主张“无生”,认为现实对人来说都是苦海。对现实人无能为力,所以要忍受和超脱—-即“超世”。要忍受和超脱,就要放弃各种欲望,追求超脱生死轮回的”苦海”而进入涅磐(无苦的极乐世界)。佛教主张舍弃对现实物质的追求,注重精神的修持和对来世的向往。

道教认为,个人修养的提升乃至成仙明道,根本在于个人的修炼,跟别人没有关系,主张远离人群到深山老林找块地方修炼。道教的修炼方法上也充分反映了道教的“出世”思想。道教运用内丹和外丹进行修炼。所谓内丹就是气功,外丹就是服用长生不老药。而修炼内丹和外丹都是个人的事,秘密的事,需要远离社会,所以,道教是主张”出世”的。

儒家是主张参与社会的,而且主张个人的自我完善是在参与社会的过程中才能实现。比如儒家的人生目标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际上是把人自身的发展与对家庭、社会的贡献紧密联系在一起了。所以儒家是主张”入世”的。

第二、佛家重心理,道家重生理,儒家重做人

佛教对“心”的诠释,有诸多层次的分析说明,更用许多的比喻来阐释我们的心,进而教导我们如何找心、安心、净心。“心理学”西文原意为“阐释心灵的学问”,后来引申为“研究人类自身问题的行为科学”。这种发展演变符合佛教对宇宙人生的阐释,所谓“心能生万法”。佛教从心的角度概括世界万物的一切,并对人的行为问题进行根本性的探讨与阐释,因此,佛教早已构建一套成熟的心理学知识体系。佛教的教义几乎都在谈心,在诸多经论中随处可见,其中以“唯识学”对人类精神的分析,最具现代心理学色彩。

道教主张以生为真实,追求延年养生、肉体成仙。道教认为,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肉体是精神的住宅,要长生不死,必须形神并养,即有“内修”“外养”的工夫。

儒教是礼法,要求如何做人,每个人应该怎么做。儒教崇尚的是“存天理、灭人欲”,哪怕削足适履也要人来适应宗法社会的纲常,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佛家讲的是净,道家讲的是静,儒家讲的是敬。佛家讲的是养心,道家讲的是练气,儒家讲的是修身,真正求道者三者缺一不可。

第三、佛道儒三教各自特征

佛教兼伦理和功利、理性和巫术而有之,透露出一种特有的生存智慧和处世机巧。道教保留了更多的原始宗教的成分,具有相当的巫术性质,更多的适应了当时底层民众的需要。儒教则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伦理型或道德型宗教的特征。

道家在传承的过程中,逐步走向了一条比较隐逸的道路。道家不太喜欢做“普渡”的工作,也就是不太重视对全民的“普及义务教育”。道家传授弟子特别重视弟子的“根性”,也就是所谓“天资”。你的根性不行,你不是这块料,道家就不会收你做弟子。

佛家与道家的隐逸和比较“清高”的作风相反,特别喜欢普渡众生,讲究“三根普被”。也就好像我们现代的义务教育,佛教也喜欢普及他们义务教育。佛教主张“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可成佛”,主张“普渡众生”。佛教的这种群众化大众化作风,使得佛教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广为流传,发展传布比较快。

儒家主要是在读书人中进行教育。他们不像道家的隐逸,也不像佛家那么普渡众生,主要通过学校教育来传布教义和思想,所以儒家弟子往往是“书生”。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三教”的“教”字具有不同的含义:佛教是宗教没有疑义,佛家即指佛教文化;道教与道家存在异同点,因为道家指老庄之学,而道教却并非老子本人创立的;至于儒教作为人文宗教,由于缺乏宗教形式,一些人只承认说儒家文化带有宗教性质。

第四、修行方法的差异

在修行的方法上,佛家的修行方法较为多样化,所谓“十万八千法门”,就是说佛家的。有种说法是道家的法门也是从佛家中来的,这个不去追究它,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佛家修行方法之多。人们经常看到的佛教徒口念“阿弥陀佛”就是一种修行方法,叫做“念佛法门”。念佛法门是佛教界当今最为流行的法门。

道家的修行方法是重视修持心性,就是着重心性的磨练和自我把握。道家的修行多选择在深山清净之地,所以一般人往往难以看到道教徒。

儒家往往把读书本身作为一种修行方法。儒家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意思是你读书用工,方法得当,你就变得精气神十分旺盛,身体素质和人的气质都会得到巨大的优化,看起来会相貌堂堂,气宇不凡。

再说佛教、道教、儒教之同

我们知道,在中国历史上佛、道、儒三教长期存在着严重的门户之见,彼此隔阂甚至相互诋毁。不过,历史上三教真正学有所成者,往往倒是能够屏弃门户之见,主张三教平等,相互学习。在很多佛、道、儒的经论中,往往能看到佛、道、儒三教被许多大德高僧高道们常常动辄“释曰”、“儒曰”或“道曰”,将各家说法平等的列置一块、相互贯通、融为一体,来说明同一个道理,因此又有“三教一家”之说。

笔者认为,佛道儒三教确实有相通甚至相同之处。它们的同,最主要的是佛道儒三教都要求克制人的感官欲望,主张人不要被身体本能牵制和奴役,回到人心灵的自然宁静。三教都把心静定为人生的追求,一切的说教和修行都是为了使人达到心灵的宁静。

在养生上三教具体有以下共同之处:

第一:继承和发展了《黄帝内经》“治未病”的思想,提出了“养性”之说,强调“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

第二:强调精神摄养。“自身有病自身知,身病还将心病医,心境静时身亦静,心病还是病生时”。

第三:主张饮食调养。如提出“老人之食,大抵宜温热、熟软、忌其粗硬生冷”,及“善治病者,不如善慎疾;善治药者,不如善治食”。

第四:重视起居护养。“凡行住坐卧,宴处起居,皆须巧立制度”。

第五:注意药物扶持。如老年人医药调治应采取“扶持”之法,即用温平、顺气、补虚和中、促进食欲之方来调治,切不可竣补猛泻。

第六:强调不可纵欲。“凡觉阳事辄盛,必谨而抑之,不可纵心竭意,以自贼也”。

第七:提倡顺时养身。要“依四时摄养之方,顺五行休王之气,恭怡奉亲,慎无懈怠”。

由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在中国历史上,佛、道、儒三教的异同非常复杂地混合在一起,构成了中国宗教生活与面貌的一种特质,真正求道者,三者缺一不可。我们在生活和事业中,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和运用了佛家的性、道家的道、儒家的明德,人生必能达到相当的境界和高度。

道家法式跟佛家法式一样吗?

道教本来就是有超度一说,而佛教根本连最基本的法坛都没有,时候来抄袭道教与中途文化来的法事!佛教大多经典都是抄袭于道典别说什么道经抄佛经这么没智商的话,道经是中土文字,用的是中土词句,佛教是印度的,说道教抄袭佛教的没智商的白痴,吃里爬外,再者佛教空坐,也不去实修,道教是一个个修成了仙,佛教的佛还是处于鬼仙,修炼成仙者处于天仙,道教做的斋蘸其实就是为了造福于人,为人解灾厄,说道教靠法事赚钱的是什么心态!用着老祖宗的东西却诋毁祖宗,不孝之子!所以说道家法事和佛家法事意义上是差不多的,但是形式上是不一样的。

道家比佛家好多了?我有位道士朋友,说了一些知识,我不太明白。比如成为道士要先归依,第一步是成为居士

1、正一道派不戒。全真派出家炼内丹要戒。

2、准确也可叫超拔

3、成了道士自己不努力修行也不行。入道时也只是在天上备份有个名,如果表现好有机会上去。不是入道了就一定会成仙。要不修行干什么。道教成仙修行到一定层次就可以摆脱六道轮回。

超拔是什么意思啊?

拔擢;越级提升,升迁。

道教语。谓得道成仙,上升天界。 前蜀·杜光庭 《众修三元醮词》:“未穷超拔之源,徒慕清虚之旨。”参见“ 超升 ”。

佛教语。谓得到超度,脱离苦难。清·洪升 《长生殿·情悔》:“我杨玉环生遭惨毒,死抱沉冤,或者能悔前愆,得有超拔之日,也未可知。”

哲理

自作自受的果报,欲超度上升乃至减轻其业报,确实不易,超度成就必须有超度成就的条件,譬如:超度者必须具足高超圆满的德性,以虔诚之心而为亡者超度,那么亡者亦须具足背尘合觉之念,肯忏悔发露罪愆,一心一意禀持着断恶向善的意志,有浪子回头之悲切,若能如此相应,才有超度上升与减轻罪业的机缘。

若超度者具足圆满的德行,同时很悲切的为亡者超度,但是亡者不肯忏悔发露罪业,亦然背觉合尘,毫无浪子回头的意念,若如此的超度,唯恐甚难,因为超度必须有超度的条件,因缘具足,方能构成超度的事实。

返回列表

上一篇:超度父母牌位

下一篇:佛音超度

“道家超拔佛家超度” 的相关文章

2020年属兔刑太岁要怎么化解?

2020年属兔刑太岁要怎么化解?

每一年都有4到5个生肖与流年太岁相冲。2020庚子鼠年犯太岁的生肖有值太岁的生肖鼠,冲太岁的生肖马,刑太岁的生肖兔,害太岁的生肖羊,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属兔的人2020年整体运势和化解办法!生肖兔的朋友在2020年鼠年,整体运势较为起伏,这全都是因为兔与鼠在五行上形...

阴灵最喜欢的 10 种人!快来看看有你吗?

阴灵最喜欢的 10 种人!快来看看有你吗?

1. 肾气虚亏之人(鬼未来,脚底先发凉)。2. 做恶心虚之人(心虚则成鬼影)。3. 长期半夜不眠之人(阴阳颠倒,气血不调)。4. 好色淫荡之人(淫则肾气亏)。5. 长期处于恐惧焦虑之人(恐则伤肾,肾虚则见鬼)。6. ...

6种人的祸福宿命,看看你是哪一种

6种人的祸福宿命,看看你是哪一种

一个人的先天命运是天定的,比如出生、相貌、天赋等等,但是一个人的后天命运却不是天定的,而是经过自己的后天言行创造出来的。行善积德,谦虚奋进,自然有福。心无敬畏,固执贪婪,自然命苦。命苦的三种人太固执的人《易经》的易,是更替变换之意。是说,凡事都有正反面,对与错、奇...

佛教中的超度和供奉的区别

佛教中的超度和供奉的区别

首先跟大家说一下,什么是超度?佛教的基本理论基础来源于无明而起的12缘起支和依12缘起支而产生的六道轮回。六道包括天、人、阿修罗、旁生、饿鬼、地狱。佛教的终极目的就是为让众生依据佛法修行,脱离六道轮回。修行的方法千差万别,佛教统称为84000法门。佛教的寺庙建筑群中一般都设有地藏殿,因为地藏菩萨的大...

超度是道教的

超度是道教的

超度是道教的 超度 佛教或道教指诵经等使鬼魂脱离苦难。 超度众生:从苦海中拯救人类 一般人却把超度两字,仅拿来当做超度亡灵之说,这种言说不很正确,超度的实际意义是超越生死,共度涅盘彼岸,是名超度也。超度的对象有三点立场,何等为三? 一、现生中能令迷妄者,邪见者,导归正见(梵...

道教超度南宫

道教超度南宫

道教超度南宫 诵读此经需要烧香,面东而跪。香案坐西面东。 诵八大神咒 诵三清宝诰 诵经题 道言 昔于始青——功满德就,飞升上清。 续香,面东盘坐,如经文所述操作。 诵经,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元始洞玄,灵宝本章——大量玄玄也。(其中元始灵书上篇不诵)反复十遍。没时间也可一遍...

📩 有疑问?微信聊:st-3139
点击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