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事杂谈 > 正文内容

金刚忏是超度的还是祈福的

admin82年前 (2023-07-15)法事杂谈537
加微信:54648273 可免费领取 2025年运势报告

金刚忏是超度的还是祈福的

金刚忏是超度的还是祈福的

入寺须知

🎉 每月可免费在极云观供灯
微信:54648273

佛教团体,最重纪律,受了戒的人,习过威仪,自然动作合礼。普通学人,何能懂得,不免招惹讥笑,特写出几条通常规矩来,作个参考。

①入寺——入寺门后,不宜中央直行,进退具当顺着个人的左臂迤边行走,入殿门里,帽及手杖须自提携,或寄放他室为佳,万不可向佛案及佛座上安放。

②拜佛——大殿中央拜垫是寺主用的,不可在上礼拜,宜向两旁的垫凳,分男左女右去拜用,凡有人礼拜时,不可在他的头前行走。

③阅经——寺中若有公开阅览的经典,自可随便座看,须先净手,放案上平看,不可握着一卷,或放在膝上,衣帽等物,尤不可加在经上。

④拜僧——见面称法师,或称大和尚,向他顶礼时,假若他说一礼,不必在继续强拜,凡人礼佛、坐禅、诵经、饮食、睡眠、经行、入厕的时候,俱不可向他礼拜。

⑤法器——寺中钟鼓鱼磬,不可擅敲,锡杖衣钵等物,不可戏动。

⑥听经——随众礼拜入座,如已后到,法师已经升座,须向佛顶礼毕,向后倒退一步,再向法师顶礼,入座以后,不向熟人招呼,不得坐起不定、咳嗽谈话,如不能听毕,但法师行一合十,肃静退出,不得招手他人使退。

摘自佛学常识课本

李炳南居士编著

净 土 法 门

维摩经云:成就八法生于净土

一、饶益众生而不望报,代于众生受诸苦恼。

二、所作功德尽以施之。

三、等心众生谦下无碍。

四、于诸菩萨视之如佛,

五、所未闻经闻之不疑。

六、不与声闻而相违背。

七、不嫉彼供不高己利,而于其中调伏其心。

八、常省己过,不讼彼短,常以一心求诸功德。

摘自法苑珠林卷十五

礼 佛 的 好 处

礼佛,就是向佛礼拜,是忏悔吾人所造之业,以为灭障消灾增加福慧的殊胜法门。它的方式很多,包括:雕刻佛像、供养塔寺和佛菩萨形象、赞叹诸佛相好庄严、歌颂佛德,或以各种乐器,演奏妙音、合掌、低头鞠躬、跪拜……。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中告诉我们:这些都可以成佛道。其中以跪拜礼佛的功德最大;除去毁谤佛法、对佛无缘者所谓“迷信”当然我们不认信佛是“迷信”,因为信佛根本就不是“迷信”,它可以面对今天日新月异的科学而言,即以最小的效果和利益来说:也可以强健衰弱的身体,尤其是内脏不健康(如胃病患者)以及膝部有风湿病和感冒鼻塞的人来说。若常向佛行五体投地的叩首礼,其痊愈速度,更是具有立杆见影之效。

老实说:所有信佛的人,必都是有宿根和善缘的,今天是因位的菩萨,未来更可早证佛果。我们既是未来的佛,我们信自己,礼自己,成就——所得的好处,无一不属于自己,多拜忏,多礼佛,是非常合算的,地藏经所谓:“舍一得万报。”何乐而不为!

礼 佛 的 方 式

礼佛的方式,就一般而言:有佛堂、静室、或安有佛菩萨圣像的客厅等,都可行之。要是没有的(如住营房的军人、单身在外工作者、或住大宿舍者),可至室外或郊野,面向西方,合掌问讯,然后十念(念十口气佛菩萨圣号)即可。平常行、住、坐、卧、心心念念不离佛号最好。

礼佛前,先要净(洗)手,拈香(或叫上香)。

上 香 的 方 法

①将香点燃后,②用两手的中指和食指夹着香杆,大姆指顶着香的尾部,③安置胸前,香头平对菩萨圣像,④再举香齐眉,⑤之后,放下如第三动作,⑥开始用左手分插。第一支香插中央,插时默念:“供养十方三世三宝。”第二支香插右边,插时默念“供养历生父母师长。”(注:本篇拈香之法全为在家居士所写,故与出家众所观想默念者不同。但出家众如是个人敬香礼佛,则可同用此法。)第三支香插左边,插时默念:“供养十方法界一切众生和我某某的冤债障类。”

插香的第二种方法是先右,念:“誓断一切恶。”次左,念:“誓修一切善。”后中,念:“誓度一切众生。”

插香的第三种方法是最简单的,和第一法一样,但念得比较简单,第一支香插中间,念:“供养佛。”第二支香插右边,念:“供养法。”第三支香插左边,念:“供养僧。”总括而简单。

插完香,合掌,心中默念:“愿此香华云,直达三宝所(或念:“直达诸佛所”)恳求大慈悲,施与众生乐。”

如果是上环香,就要以点燃之处向佛,两手像持长香的方式一样,举香时,只要口中默念:“供养十方三世三宝。”愿此香华云,直达三宝所,恳求大慈悲,施与众生乐。”即可。

要是上檀香(即檀木劈成之小枝)时,就要用双手大指和食指拿着香的两头,中指、无名指、小指都张开伸直,高举齐眉,前后放进香炉;第一根檀香用左手拈起,右手接过送入;第二支则利用右手拈起,左手送入;第三支又和第一支一样。观想默念的方法都要和上长香时一样。

合 掌 的 方 法

佛弟子们恭敬虔诚的第一个表现,就是肃立(两脚与肩同宽平立)合掌。合掌的式样有很多种,一般都是以两手的掌指伸直,掌背微躬,掌心略弯,举至心口处轻合,不可过紧,宜如塔形。依“菩提道次第修习加行六法妙道入门经”说:“两掌合紧不留余隙,是为外道合掌,第一会沦为外道,(因心为形役,难入真空妙有之境故);第二会感生在无佛的地方,不闻三宝之名。”“兜率天赞叹经三修道根本常演中道修法妙语明灯经注”中说:“外道合掌,紧闭掌心,将来必堕生于无佛之地;以如是合掌,不得真空之理,执着成性故也。”

谈完了上香、合掌,现在说:

礼 拜 的 方 法

礼拜,闽南言都叫“拜拜”,也就是对佛菩萨像虔诚的恭敬作礼之举动,其法是:

①肃立合掌,腕与心口平,两足跟离开约二寸,脚尖相距约八寸,成八字形。站好后,立刻收束杂乱的心意,瞑目观想:我以往无量劫中的父亲在我右边,我以往无量劫中的母亲在我左边,儿女眷属在后,一切冤仇障类在前,此无量劫数的父母冤亲眷属,均在我的四周,团团围绕着我,随我一齐礼佛,愿你们以善缘,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注:此种观想礼佛的方法,是密宗的无上法门,若常如此观想礼佛,不仅能超度你所观想的,而且能为自己灭障消灾。即念经,持咒或持佛菩萨圣号时也是一样,不可忽视。)观想后,弯臂,右臂斜伸,右掌向上,按于拜垫中央,左掌仍举不动,两膝随即跪下(此为第一把)。

②跪下后,左掌随着伸下,按在拜垫的左前方(此为第二把)。

③右掌由拜垫中央移到右前方,两掌相距约六寸许(此为半把合共叫“两把半”。这是老名词)。

④以头垂叩于两掌中间拜垫上。

⑤两掌随即翻转,手心向上。意思是以两手托承佛足,以求福慧。这叫头面接足礼。(另一说法是:古时候的小孩子或低阶之人,向大人,上级或长者求索物品或钱财时,就是这样摊开手掌承接所要求的财物。也就是承接佛菩萨所赐的福慧之意)。

⑥两手握拳翻转,头离拜垫,右手移回拜垫中心。

⑦左握举回胸前,右掌将身撑起,与左掌合,同时两膝起立。合掌依然。

⑧三礼毕,合掌弯腰,垂至膝前,以左手四指包右手四指,两大指相并,两食指相合竖直(此为定印),伸直腰,举至齐眉,再放掌。这叫问讯。

以上为一般之礼拜法。此外,密宗尚有“佛部、莲花部及金刚部”等之合掌与礼拜方法。行者皈依后,自有上师亲传,此处不赘。

礼 拜 呼 吸 法

礼拜是一种很能有益身心的运动,不懂决窍而又喜欢礼佛的人,很容易因此而使身体不适。因此,笔者愿将个人多年来礼佛所得利益的方法和经验,提出来贡献给所有学佛的四众弟子们,使大家都能从礼佛的呼吸法中,获得最高的利益。此法是:拜下时,舌尖卷抵舌根,同时吸气,(如果要念佛号或持咒,可在拜下呼气时念);起立时,舌尖翘顶上腭,同时吸气。这是一种揉和吐故纳新、使全身气脉发生神秘的循环作用,以保健却病延年益寿的方法。吸气时最好能观想空中日月星辰等通化成了白光,由你的顶门进入体内,(如果是面对佛菩萨像时,则观想佛菩萨像放光照你);呼气时则观想我之病苦孽障都已化成了黑气随气而出(时间久了,你将会看到自己所呼出的黑气。那时保证你已是一个三业清净的人了)。喜欢礼佛的同道们,不访试试,这种又礼了佛,又练了却病延年气功,而又因此而清净了三业的方法习之不断,必可获益无贫,悠然而拜,悠然而起,不疾不徐毫无劳累的感觉。对个人的修持来说,可说是一举三得的上妙法门,有此好处,你何乐而不为之!

礼 佛 发 愿 词

礼拜佛菩萨时,要恭敬虔诚的发愿;发愿是一个学佛行人所定的目标和方向,有了目标和方向,修行才会有一个结果;如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药师如来十二大愿,普贤菩萨十大愿……等。所以学佛行人发愿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公式化的发愿词是这样的:

第一拜默念:“愿一切众生,舍离外道邪见,归依我佛。”

第二拜默念:“愿弟子能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辩才无碍。”

第三拜默念:“愿弟子身心轻利,无诸疾苦,广度众生,同证菩提。”

以上发愿词是一般的,(也就是所谓三皈依的意思)。如果你有比这更好的、特殊的、或自己需要应该加以变通、圆融应用的,都没有限制,尽可自由运用,大胆的向佛菩萨恳切祈求;天天祈求,行之不断,自然有一天会感应道交,获得满意。就好像小孩子向父母要求爱之物一样,你天天缠着他要,他那有不给你的道理。

下面是笔者个人学佛多年来的经验,其中渗和了密宗修“弥陀长寿法、弥陀生西大法——“破瓦法”(或曰“颇哇法”)如礼佛的第一动中即是——的观想,笔者曾提供给几位老菩萨(包括出家多年的老比丘和老比丘尼,以及专修净土的老男女居士)们参考,经他(她)们实验后,(最快的十天,最慢的三到五个月)谈话的证明,其结果,有与上所提密法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神奇效果。有心的同道们如想证明笔者所言的方法是否真实的话,最好不要有怀疑心,保证笔者所言无虚,您也必有所得。为使信仰佛教而又能依佛法精进虔修的同道们,皆能同证菩提,同登觉岸,皆能即身成佛故,笔者不欲自秘,特公开道出,以供所有先进和初机朋友们的参考。

早 晚 课 例 (个人或家庭自修用)

(1)上香:上香后,合掌肃立,心中默想:“愿此香花云,直达三宝所,(或“诸佛所、或“菩萨所”,看你所供奉的佛菩萨,可随意更换)愿慈悲垂护,赐与众生乐。”

(2)问讯:请参“礼拜”第八项。

(3)第一拜:拜下时默念:“那摩十方三世一切佛”继则观想自己分身无数,叩礼十方三世无数诸佛,佛的左右后方有十方无数菩萨侍立;每一佛前均有自己在顶礼膜拜,每一自己的后面,均有无数历生父母眷属冤亲和众生在自己的率领下,同时顶礼膜拜。每一尊佛,均全身金色晃耀,伸金色臂,摸我之头,我之头顶,即有冰凉的感觉。同时心中默念:“为求往生成佛度生皈命礼。”或念:“为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皈命礼。”

(4)第二拜:先念:“那摩十方三世一切法。”随即观想自己面前虚空;陈有十方三世无数无尽经典,放大白光,其光照我,由头顶深入心房,同时默念:“为求智慧如海,辩才无碍,法乐充满,法味常施皈命礼。”

(5)第三拜:先念:“那摩十方三世一切僧”(“僧”就是已成道的菩萨们。)再即观想自己化身无数,顶礼十方三世无数无量十方三世一切菩萨和已成道果的贤圣僧和各宗的祖师们。同时心中默念:“为求忏悔罪业,灭障消灾,冤债病苦远离皈命礼。”

(6)礼佛:礼佛,就是以你虔诚敬仰之心,祈求三宝加被之意。有人在佛七中,拜到忘其所以,异像重重,不知疲累。我有一次在知觉法师(基隆十方大觉寺僧)率领下,朝礼台北土城清凉山承天寺,其时惟恐晚上寒冷,穿了很多衣服;又怕中途口渴,因此,又带了一大壶。我自称是“菩提甘露”的冷开水,谁知近五个小时的拜礼和唱念“那摩地藏王菩萨”的行程中,既不冷,也不热,口中也不渴,这是佛法的不可思议处。

佛菩萨很多,而且将来你自己也是,如果一一去礼,会使心意分散,因此,我们可以找几个与自己有缘而具有代表性的去常礼,礼久了自然会发生感应;就如你拨超短波收音机;拨久了,转来转去,总有对正你所想收听的频道的时候。好像电影明星陈莉莉的母亲吊颈自杀,瞪大突出的眼眼和伸出很长的舌头,打针、灌药、热敷都不能生效还原,而且脸孔青得吓人,她父亲陈创奕居士持笔者所传他的大白伞盖陀罗尼七遍,不但复原了,而且还出现了美丽的笑容(详六六、六、十五、七一九期觉世旬刊),所以,礼佛只要虔诚,一心一意,必会有非常奇妙的效果。

我们一般所礼的,除了前面提过的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三宝外,都是与娑婆世界有大因缘的佛菩萨,如:

“那摩本师释迦牟尼佛”——此佛是我们佛教的教主,没有他,我们就无佛可信,也就无法可修了——。每一拜时,心里要观想世尊如来,举右手摩我的头顶,我的头顶上,就有清凉如冰的感觉(不管有没有,一定要专心的作此观想。因为佛学就是“唯心”之学,所谓“万法唯心”,你只要不断的常作此想,自会有无穷的功德和效果)。心则默念:“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痴,从身语意之所生,我今一切皆忏悔!”

另一种词,一般忏法中也用的(如法华三昧忏中)是:

“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我此道场如帝珠,释迦如来影现中;我身影现如来前,头面接足皈命礼”

拜下时,观想,佛放白光照我,光中有无数菩萨,我在佛前礼佛,我身后也有很多众生在和我一齐礼佛。起来时则合掌念:“我昔所造诸恶业……”一偈。如此三称三拜。

“那摩消灾延寿药师佛”,此名为俗称。实称为“药师琉璃光如来”,是大医王,曾发十二大愿(详药师经),拯救众生病源,治无明痼疾。人生难免有身心不适,四大欠调的病痛,佛弟子们,如没有健康的色身,求佛道是很困难的。佛弟子们有很多是很穷的,尤其是出家二众中的一般和尚和尼姑们(都市的例外)。他(她)们生了病那真是可怜,常住没钱,自己也没钱,因此只有求佛了(笔者就有此经验)方法是:看药师如来的造型是一种,(或者你专观一种也可),有右手结吉祥手印,左手托塔者,拜下时,观佛无名指放出明亮的小火珠,入我头顶,并一直深入心中莲花上;结药师印相的,举右手摩我头顶;持摩尼珠的,以珠触我头顶;无论那一种,触或摩时,均应想有清凉之感,心里也要默念:“为求消灾延寿、债障远离身心俱健皈命礼。”三称三拜。

“那摩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这是每一佛弟子都崇仰的主尊,拜下时,应观想阿弥陀佛左手宝钵朝我倾斜,钵中流出白色透明如胶质之不死甘露,像山顶的直线瀑布似的,一直下注入我的头顶,并直入心脏,进入全身每一细胞中,此时,我头顶就有清凉的感觉,我身因之而轻快舒畅;佛的右手,也随之举起摩我的头。同时心中默念:“为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佛度生皈命礼。”

“那摩大悲观世音菩萨”,这是与娑婆世界最有缘的菩萨之一,连外道都供奉,因为观音菩萨能解除我们世间的一切苦恼故也。所以我们中国二千多年来,有“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之说,故,拜下时,观想菩萨宝瓶中之甘露,喷酒在我的头顶和全身,清冰舒适,即时默念:“为求忏悔罪业、灾障远离、病苦消失、福寿增长、一切顺遂皈命礼。”三拜三念。

“那摩大势至菩萨”,隋炀帝赞之为:“踵武观音,连衡大势”的菩萨。观无量寿经说:“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涂,得无上力……”。教人“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必可成道。

拜下时,观想菩萨赐下大粉红色莲花一朵,我即拜伏于该莲花中,这莲花就是我将来往生时所乘用并成道的宝座,菩萨并以净光照我,我在净光中虔诚默念:“为求忏悔罪业、清净罪障皈命礼。”三称三拜。

“那摩清净大海众菩萨”,这是说:像海一样广大的清净庄严世界中的很多很多菩萨,我都礼敬。拜下时,观想空中地面、我的四周,都遍布着或站或坐的菩萨,同时均以像电波一样的灵力或灵光加持我,心里还要默念:“为求忏悔罪业、清净罪障皈命礼。”三称三拜

“那摩文殊、普贤、地藏、护法诸天诸菩萨等”,均可如前面一样的拜念和作观。

至于对行者(修学佛法的人)个人的皈依师、剃度师、得戒师、传法师、金刚上师……等,均一拜,拜时可观摩顶加持、无畏印加持、吉祥印持或宝瓶加持……等均可。(有些法师有喜欢夹菜给弟子们吃的习惯,你就以夹菜给你时算是加持也未尝不可)。佛教是讲“唯心”的,只要你心力虔诚,念力纯一,自然有其奇妙的效果。拜时,心中观想默念则与礼拜诸菩萨时一样。

其他拜忏时,可随各人意思去观去念(如果是代别人——如赶经忏的法师们——礼佛菩萨时,则“观”与“念”时,其主体均不应为自己,而是你所代表的人或鬼魂),总之要不是糊涂叩拜,务期每一顶礼,均能有所赞美或祈求,并能在冥冥中获益为是。

附记:如果是随在出家人——法师之后为超度亡灵而礼佛时,应眼观佛像,头叩下时心中默念:“为求某某蒙佛(菩萨)接引往生西方极乐皈命礼。”

早 晚 课 应 修 的 课 程

早晚课,在出家众来说:是为报众生恩和施主恩,也就是还债的意思,坐食而不还,所积太多,必至在轮回中变牛变马以畜生身去偿还了。古德谓:“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吃了不修道,披毛戴角还。”所以出家众,早晚课千万不可随便。(本文全为在家学佛的居士们所写,写出家众是顺笔提上一提,俾在家众对寺院中的早晚课的意思也有所了解而已)。

而在家众,早晚礼佛之后,可随时间多少,念诵佛经或佛号。诵经念佛的目的,一是消除自己以往无量劫来的宿业和冤债障类,也就是“解冤释结”。二是为自己或众人亲友修福,并储备往生的资粮。所以,时间充裕的人,早晨可念“金刚经”、“观音菩萨普门品”、“大悲咒”、“十小咒”、“心经(如果吃素的人——注意:不可吃蛋,因为蛋也是荤的,它不仅是生命的胚胎体,而且是腥的、脏的;它是“卵”。先念《大佛顶首楞严咒》,此咒为诸咒之王,每句都是以往诸佛及神圣成道心咒的结晶,诵时可得诸佛灌顶,感动一切法界,保护修行的人,千万不可草率)。晚上可念:“阿弥陀经”,(这是一部描写西方极乐世界的美景,并教人执持阿弥陀佛名号,一心不乱即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宝典,只要纯笃自能三根普被接引的经)。“往生咒”(这是鬼魂最需要的咒语,可以长持)或拜拜“大忏悔文”。(这是北宋不动法师所集各种忏悔文的精华,拜之功德极大,不可忽视)。之后,早晨持“那摩消灾、延寿、药师佛”或“那摩大悲观世音菩萨”圣号,晚上持“那摩阿弥陀佛”洪名,越多越好(其实,佛菩萨圣号,行住坐卧,随时可持;最好心不离佛,佛不离心),利益无穷,时间紧凑的人,可用十念法。经云:“念弥陀佛,现在消灾延寿。”此佛曾发大愿:“设我作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声称我名号,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所以,如果你没有多余的时间,早晚于盥洗后,可合掌向西,(有佛堂或客厅悬有佛像的,即对佛像前念。)三揖或一问讯之后,念“那摩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三声之后,即念“南无阿弥陀佛”十声。为了替你自己修福,当然越多越好,多多益善、能作到行,住、坐、卧中都能口不离佛,心恒念佛,那,冥冥中见不到的好处,真会是不可思议。我把一些道理讲给人听时,有的人曾笑我迷信,要知:“修佛(也就是“修福”愿),首先必须“信”,有了诚笃的信心:再发“愿”,靠愿力去“行”持。佛法是“一切唯心造”的,只要你“正心”、“诚意”的去“信”,“正心”、“诚意”的去立下“愿”心,“正心”、“诚意”的去“行”持,你的成就,绝对是无可限量的,你所得到的好处,必定是超过任何人的。心理学上有一种“念力”的说法,无论东、西密法,都是靠心念专一去行持(即一切宗教都是)。现在日本人修“念力”(就是“精神力”)的很多,这证明佛教绝对不是迷信,而且最合乎科学。我是由基督教和道教中挣扎出来的。我希望我的经验能被你们(包括所有的读者们)所能接受。

念 佛 的 方 法

念佛(包括持咒等)是没有什么固定形式或某种拘束的。只要恭敬虔厉,心念专一,屋内、屋外(厕所或不洁之处默念),山林、旷野、立念、坐念、大声、小声、有声、无声……无一不可,若能心专意诚的多念,自然会有地藏经所说的:“舍一得万报”的大利益到来(当然不一定是今生)念到无念而念,一心不乱,除佛以外,心之内外都为佛所充满时,就已达到禅定的境界了。如能念到连梦中在遭遇各种情况之下,也能把佛号念到脱口而出时,则生西已是毫无疑问了,你的道业也可说已有成就了,愿共勉之!

忏 悔

忏悔是在佛菩萨圣像前,至心发露自己今生或 以往不当的过错,誓不再犯的意思。详细一点说:“忏”是梵语“忏摩kkasa mayau”的略称,与我国“悔过”的上一个字合并,就叫“忏悔”(如今各寺传三坛大戒,登坛所行的忏悔礼拜 仍叫“忏摩”,其他时候很少用),意思就是请求容忍我悔罪,让我有改过迁善的机会,并祈求谅恕的意思。也就是检讨自己的过失,陈露先恶,改往修来,求佛菩萨鉴察。有些人除每日功课后常行忏悔之外,有时在得罪了人、触犯了尊亲师长,或做错了事心中感到不平安时,或犯了自己所不知的过错时,也常在佛菩萨贤圣像前忏悔。在寺院中,除了以上个人的方式外,另外就是团体的,逢双日的晚课拜“大忏悔文”。其他如“法华忏”、“梁皇忏”、“观音忏”、“地藏忏”、“金刚经忏”……等,都是为超度亡魂用的,个人也有拜的,但不多。念珠的含义

“念珠”,有人叫“数珠”,也有人叫“佛球” ,因为它是念佛菩萨圣号或持咒时,用以计数和束心的工具,(有两三种外道,他们也仿效佛教在使用念珠。)念珠,梵名叫做“钵塞莫”。本木患子经说: “佛告(毗琉璃)王言:大王若欲灭烦恼报障者,当贯(串 )木木患子一百八以常自随,若行、若坐、若卧、恒常至心,无分散意:称佛陀、达摩、僧伽名、乃过(掐)一木木患子(今日“念珠”也)。如是渐次度(掐)木木患子。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千,乃至百千万,若 能满二十万遍,身心不乱,无诸谄曲者,得生三焰天(中略)若能满一百万遍者,常得断百八结业,而得无上之胜果,始名背生死流,趣向涅?”。

念珠长短的意义

念珠的粒数,按藏经的记载:最上品的念珠是一 千零八十粒(这种念珠,因太长,仅为极少数高僧大德或潜修者使用,以及名僧在大法会中作为装饰者外,极少人使用),上品一百零八粒(密宗行者为一百一十粒);中品五十四粒;下品二十七粒。另有四十二粒、二十一粒、十四粒及净土宗的三十六粒、禅宗的十八粒等共九种。它的粒数各有其含义如一千零八十粒的,是包括了十法界的一百零八个数,而成为一千零八十粒。一百零八粒的,是表示单纯的一百零八种烦恼;或一百零八尊佛的功德; 或一百零八种无量三昧;或本有的五十四位与修证(由修行而得者)的五十四位。(一百零八数所代表的含义很多,不赘)。五十四粒的,是表示修生(即由精修行持而得的一种境界,与修证同)之五十四位,四十二粒,乃住、行、向、地等菩萨乘之阶位也。二十七粒的是表声闻之二十七贤圣。二十一粒的是表本有十地与修生之十地及佛果。十四粒的,是表示“仁王经所说的十四忍(三贤、十圣加正觉)。其余三十六、十八等粒数的,有的是为携带方便,使一百零八数三分之或六分之而已;有的则是外德所表之三十六天罡或十八种神通变化,别无他深义。佛经中所说念珠之功德

念珠有其功德,好的念珠,功德可以增加很多 倍,不好的念珠,念一倍就是一倍。根据“数珠功德经”的记载是这样的:

铁者:五倍。

赤铜者:十倍。

真珠珊瑚者:百倍。

木木患子者:(又名“无木患子”,可能为桃李之核,因其有避邢之功用故也)。千部。

莲子者:万倍。

帝释青子者;百万倍。(此物不明)

菩提子者:无数倍。

“摄真实经”中,则分念珠之功德为:

香木者:一分。

钅俞石(黄铜)、铜铁 者:二分。

水精、真珠者:一分。

莲子、金刚子者:二分。

诸宝及菩提子者:无数分。

另外,如“瑜伽念诵经”、“守护国界经”、“苏悉地经”及“陀罗尼集经”等,对念珠之功德,均有记载。总而言之,所说都是以菩提子的功德最殊胜和最大,这是佛教中,无论出家在家,凡与佛有缘而喜修佛者,都喜欢使用菩提子念珠的原因。

但密宗修法或持咒,则有视法而用之说,唯凤眼菩提子念珠可以通用,但其他念珠,经加持后,也有以一当很多倍的功能。

所以,修持佛法的同道们,如要使用珠念(因念珠还有避邪、避煞——引用外道名词——的功用。)最好还是用菩提子,既可增加功德,又可助长道业也。执持念珠的方法

“念佛或持咒为什么要数念珠?”有些人会这 样问。原因:

①可以收摄心意,使不外驰。

②有些修持的行人,希望能持念至某一最高数目,因而以之为计数的工具。

拿念珠的方法是:将念珠展开,右手四指下托,念佛或持咒时,从母珠(最大的那一粒)旁的第一珠起,母指下掐(<一丫),一句一珠,或一咒一珠,掐珠到母时,即刻由左向内转过头来,再从母恭旁的第一珠掐起,千万不要跨越或直掐而过母珠。经云:“不应越母珠,蓦过越法罪。”“因绳线表观音,母珠表弥陀也。”

另外,有些经典中,对于掐珠的方法,也有不同的记载。

《摄真实经》中对执持念珠的方法是这样的:

佛部:应用右手母指与头指(食指也)掐之。

金刚部:应用右手母指与无名指掐之。

莲花部:应用右手母指

佛教中的拜忏怎么拜?越详细越好.

拜忏的意思就是忏悔,忏就是忏除我们过去所有的业障,悔就是悔改,未来更不再造诸多的业障。忏悔其实是我们至诚恳切地礼佛、念佛、称念佛的名号;古来大德曾说‘念佛一声福增无量,礼佛一拜罪灭河沙’。那怎么样才能‘礼佛一拜罪灭河沙’呢?因为在造恶业的时候,是利用我们的身、口、意三业;做诸多善事,也还是运用我们的身、口、意三业而造诸善业。在七佛的偈子中,有一个四句偈说:‘起诸善法本是幻,造作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从这偈中,可以知道:善业是从我们的身、口、意三业中生起、造作。恶业也是从我们的身、口、意三业中,生起。由于意业起了贪、嗔、痴三毒,三毒趋役使我们的身业,就会造作杀、盗、淫等种种恶业,三毒趋役使我们的口业,就会造作妄言、绮语、两舌、恶口等种种恶业。反之,造作善业也是经由我们的身、口、意三业,譬如今天参加法会就是修习善业,身业的修习就是恭敬礼拜诸佛菩萨、口业的修习就是称念诸佛菩萨的圣号、意业的修习就是观想诸佛菩萨的功德,这样就造作了诸多善业。

过去造诸恶业本是幻,现在造诸善业也是幻。幻是幻化,是假有、不是真实有的。我们过去造诸恶业已经过去了,我们现在造的诸善业,在今天的法会圆满之后也要过去。什么理由呢?从无到有是‘生’,从有到无是‘灭’。我们今天的法会以前没有,从今天早上开始,它就‘生’起来了,到了今天晚上全部圆满之后也没有了。但善与恶的行为所留的习种会在八识田中。如今天至诚礼拜诸佛菩萨留下的善法之因会在八识田中。而杀盗淫也会在八识田中留下习气种子,将来待缘成熟会受果报。所以恶业是我们必须要忏除的,这就是所谓‘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因为这四句忏悔偈的意思,大家很容易明白,我就不谈它了。

再谈我们拜佛的时候,会有一种观想,这种观想法就如礼佛观想偈,共有六句偈——‘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我此道场如帝珠,药师如来影现中,我身影现如来前,头面接足皈命礼。’什么是能礼呢?能礼就是我们能礼佛的人,所礼的就是佛菩萨。由于我们的身、口、意三业和佛的身、口、意三业差别太大,那是佛的身、口、意三业是完全清净、一点染污都没有,而我们的身、口、意三业,完全是由染业所造成的,今生来受果报。

虽然佛的三业和众生的三业有净染的不同,但是佛和我们的三业都是‘性空寂’的。什么叫做‘性空寂’的?我们来说个比喻:今天的法会是因缘所生、众缘和合而组成的,所以有比丘众、比丘尼众、近事男众、近事女众,时间、地处等,即是众缘组成法会,除了众缘之外,实无主体自性可得,名曰自性空寂。从早上开始到晚上圆满,它没有一定的中心自体可得。在时间方面,法会是变化无常的生灭法;在空间方面,它是由四众弟子共同组合起来的助缘,帮助成就拜忏的法会。在时间方面,法会是无常时的,比如我们拜佛的时候,一字一字的念、一佛一佛的拜、一段一段地唱诵,这一字、一句、一段乃至整部忏完毕,都是无常的。这是说明法会无常空的道理。所以法会在空间方面,明它是众缘和合、四众组成,主体自性不可得。在时方面,没有常住不变的体性可得。所以在横、竖、时、空,名叫性空寂。法会的事相,名叫幻有,法会的理性,称性空寂也。所以不但法会是无常无性,任何一个家庭也是父母子女组成时间无常空间主体;社会、国家也是众缘和合、幻化假相。变化无常的生灭法就是所谓‘主体性质毕竟空寂’,毕竟不可得。所谓‘空’是指空的道理。

又以我们每个人的身体来说,在父母生我以前,世上没有我,我死了以后,世上也没有我。我们的身体是假借父母因缘和合而生,出生之后,日子一天天、一个月一个月、一年年地过,过去了就是无常。以我个人来说,我今年八十三岁,过去一年年、一个月一个月、一天天在呼吸之间一刹那的过了八十三年,这是个无常岁月,有生必有死。

我们的心是由虚妄众多的心王心所构成的,心虽然无形无相,但是它可以驱使我们的身体造诸善业和恶业,可以驱使我们的口说好话和骂人。可是这个心也是一念一念的生、住、异、灭的,当我们的身体没有了,心也跟着离去了。所以说‘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

佛经上说:佛陀曾经和外道辩论,外道执着身心中有个‘我’,是常住不变──‘今生我是一个人,来生我还是一个人,这个人是一世一世无穷无尽地活下去。’佛陀一口就把这话否决了,佛陀主张‘无我’,如果有生生不息的‘我’,这是个错误的观念。由于人的贪、嗔、痴烦恼驱使身、口、意三业,造诸善业和恶业,也就是三毒驱使三业,到六道之中轮回。如果身外有个常住不变的‘我’,那么身体就不是‘我’了;如果身内有个常住不变的‘我’,那么身体有生、老、病、死的无常,什么是常住不变的‘我’呢?心也是因缘和合而生,心每起一念都是生、住、异、灭,也不是常住不变的‘我’,全世界的万事万物都会成、住、坏、空。因此,我们学习佛法应该破除‘我’的执着,破除之后,才会体认到每个人都是‘毕竟空’,而体现出人人平等。这是佛法的基本道理。

我们拜忏时要好好体认‘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的意义,了解忏悔功德的重要,忏悔之后,过去所造的恶业,以后不要再犯。六句偈中的后四句:‘我此道场如帝珠,药师如来影现中,我身影现如来前,头面接足皈命礼。’这是形容礼拜观想的身心形状,不论阿弥陀佛也好、释迦牟尼佛也好、药师佛也好、日光菩萨也好、月光菩萨也好,一代一代的佛弟子都是这样的观想。若能做到这一点,就能体解每位佛弟子的身心及诸佛菩萨的身心都是自性空寂的。这样礼拜观想,灭罪最多,增福最广。希望大众,能这样的观礼佛念佛,智慧开发,功德无量,阿弥陀佛!

南朝 梁武帝 在 郗皇后 死后,集录佛经语句为《梁皇忏》十卷,命僧众拜诵祈祷。相传这是拜忏之始。 明 吴炳 《画中人·旅衬》:“不须另请男众,小尼原会拜忏的。”《儒林外史》第四回:“众和尚喫完了斋,洗了脸和手,吹打拜忏。” 洪深 《五奎桥》第一幕:“乡下迷信的事太多了,吃素念经是迷信,拜忏打醮是迷信,坟地风水也是迷信。”

慧律法师著述

诵经源自佛陀时代,其时无纸张、印刷术,听经闻法采口耳相传方式。佛弟子代佛说法,即为背诵熟记之经文。欲熟记某经,亦须靠背诵,故诵经即成学佛及宣扬佛法之先决条件。于佛前诵经,其目的有二:一者,犹如亲聆佛教,以鉴察自身思想行为。二者,代佛说法。六道众生皆有佛性,诚敬专一诵持佛经,可感得各道众生听闻信受,为亡者诵经,以其灵性较高,或可得度。

据《地藏菩萨本愿经》所载,地藏王菩萨生生世世救度其母,故此经又名《孝经》。家属可于头七、二七、三七诵《地藏经》回向亡者。

他如:《心经》、《弥陀经》、《金刚经》等,皆可用于荐亡。

拜忏

《地藏经》云:‘我观是阎浮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是故,我辈凡夫当时时反省求忏,惕励修行。

诵经拜佛,为己或代人忏悔,称为拜忏,又名礼忏,始于南朝梁武帝,结集之《梁皇宝忏》。求忏非为规避业报,乃坦诚认罪,誓不再犯。拜忏即在洗涤心垢罪业,获清净解脱。

目前通行忏法仪轨,系由历来祖师依佛经所成,修忏法获感应者,亦不乏其人。盛行至今者,如:

1、梁皇宝忏:系梁武帝为皇后郗氏所集,以其后生前嫉妒嗔恚,死后堕而为蟒,苦不堪言,帝遂延揽高僧,搜索佛经,录其名号,共成十卷,为其忏礼。郗氏蒙此功德得度,生忉利天。自古迄今,虔礼此忏,所为所祈者,皆有阴骘感应,为我国流传最久之忏法。

2、水忏:又称慈悲三昧水忏,唐悟达国师以三昧水洗人面疮,濯除累世冤业,遂依宗密所撰《圆觉经道场修证仪》,辑成此忏法,至诚虔修,可解宿世冤业。

3、大悲忏:又名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系据大悲咒所作之忏法。

4、药师忏:又称药师三昧行法,系依《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所作,祈消灾延寿,多礼此忏。

5、净土忏:又名往生净土忏愿仪,系采《大无量寿经》及称扬净土诸经所成。

6、地藏忏:又名慈悲地藏忏法,所成年代较晚,凡报亲恩或祈父母冥福,多拜此忏。

此外,如:金刚忏、八十八佛洪名宝忏、千佛洪名宝忏等,今皆盛行。眷属延僧礼忏,家人亦当斋戒精诚,始能有感,倘能亲自礼忏,功德更形殊胜。

世俗以诵经拜忏可转为冥钱,供鬼魂于阴间受用,此见不合佛法。诵经拜忏乃在消除亡灵业障,超荐其往生极乐,非愚民迷信之作为。

金刚经和金刚宝忏的区别

《金刚经》是早期大乘佛教经典,属于《大般若经》的第九会,是宣说般若空义的代表作之一。中国依鸠摩罗什译本为流行本,一般所说的《金刚经》都指罗什所译的《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科判则依昭明太子的三十二分法。《金刚经》古来依无著和世亲的论释为中心被理解,尔后由三论、天台、华严、法相、禅、真言等各宗的观点加以理解和发展。

《金刚宝忏》,全名为《大乘金刚般若宝忏》,简称《金刚忏》,是依据《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所行的忏法。有关此忏法之忏文,据广弘明集悔罪篇载,有梁武帝之金刚般若忏文。

祁襄术是什么

祈禳的仪式颇为复杂,凡是祈禳均要设供,礼法位、请神、烧香、诵祝愿词文、上章、忏悔、奏状、焚符、烧真文奏状、送神等环节,这些都是仿人间迎送帝王宰官奏疏上章的编制。其所读、焚的奏章、表、牒、疏、札的格式文体,皆仿世间官样文书,各种文疏由土地、城隍、功曹等逐级上呈,祈禳是向统御神祈祷,请求神明加赐、满其所愿,石壶祖殿道教祈禳的主要项目与文书有:

(一)做红狮 是求神为其消灾去祸,祈求神明庇佑其好运,合家平安,健康长寿,兴旺发达。道士的施法祈神的程序是:发表、参香、招军、造楼、结界、变食、三元请神、犒赏、送神等。

(二)做醮 即设供祈神。石壶祖殿做醮有谢醮、清醮、入醮之分,谢醮为答谢神明保安植福之恩;清醮为祈求消灾去祸,保安植福而恭请,其程序大体与做“红狮”相似,但表、疏、奏等文书不同,做醮是集体的一种祈禳方式。入醮是请香、庆寿等祈禳中的一项程序。

(三)做功德

即超度亡灵。是子孙对为其亡故的考妣,夫为亡妻、妻为亡夫虔诚献供祈祷,代为亡人忏罪荐福,填还库钱。请道士施法祈请三清天尊,太乙救苦天尊等大神恩赦济度,可使亡者的灵魂超渡飞升,脱离幽冥成仙登真。道士坛设上中下三界。功德凭主人的经济能力,有挂神像一帧、三帧、五帧、七帧、九帧之分。挂神一至三帧一般做一昼夜,五至七帧一般做三昼夜,其程序是:发表、建坛、引魂(见血死者同时起灵镟、破血盆)、请赦、参神、请水、拜忏、进表、过王、给牒、交库、出殡、做灵供、除灵(倒灵镟烧灵厝)、进祖、犒赏、普施、送神。

(四)其他

1、度关:通过道士请神仙庇佑孩童渡过厄运关隘,祈求保平安,星辰光彩、命运亨通,根基牢固,不许邪鬼妖魔侵犯,其程序主要是请神、过关、祈安等。

2、表你姆钱:运气不好的人,身体久病,为各地诸神烧纸钱,乞求三魂七魄归附病者本身,使其病除,一年四季身体康健,诸事如意。

3、洗契:为求小孩好运气,日好玩,夜好睡,无病无灾去拜神仙或某种神为谊父、谊母,为其消灾去祸,保庇平安长大成人,成丁后即16岁,为神的谊父母送花彩而答谢的仪式,其程序为:请神、化钱、送契终、祈求庇佑等。

4、赛愿:即谢愿。人逢厄运或疾病,祈求各种神灵保庇运好转,病除,或求赚钱或建业求其成就等,事先向神许愿,事成,向神答谢,交清许愿之物,请神注销前所许之愿,祈求赐福,家门迪吉之仪式,其程序大场合与做道场大体相似。

5、祈安:求神治病,祈求神明为其除鬼镇邪和派草药治病,庇佑疾病极早康复的一种仪式。

6、庆寿:佛诞或富人祝寿时,请道士设坛,宴请诸神仙共庆寿的仪式。

7、祈雨:天大旱无雨,百姓为保农业丰收,请道士设雨坛。祈求天帝下令行云播雨。其程序为:设祈雨坛,发表、请神,然后择日祈雨,祈雨那日道士施法,村中选一德高望重的人身披麻、头带草圈、手附孝杖、足穿草鞋,率领全村众信头带草圈,三步一跪,口喊“乞雨”,到龙潭祈雨。春祈雨,冬还得谢水。

8、送灾:如遇虫灾、兽灾、牲畜家禽瘟疫,请道士设坛求神仙为其驱逐妖魔神煞的一种仪式。

9、做四季福:信徒分别在每年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日,设供品,请道士向神祈求一年四季平安,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的一种形式。

10、其他:有收魂、安胎、破胎、催生、造桥、断桥、收乌、洗清、起煞等。

(五)文书 文书是祈禳中道士施法中的经文忏语和有关施法过程的文字记述,其格式除经文、忏语外与官样文章大体相同。

1、忏文:道士为亡人超度用的有:慈悲水忏3卷、血盆宝忏3卷、观音忏3卷、金刚忏3卷、药师忏3卷。

2、疏:有请神、庆寿、入醮、做神、请火起马与下马、做知府供、做半狮、请张公法主谢醮、关灯、普渡(亦

叫普施)、做福、庆寿、请佛求风水、送猪牛瘟、做保安入库、点眼、做保胎、驱逐野猪灾、谢恩洗契、安

座、寄契、做醮、过关、谢保……等疏文近百种。

3、状:有向仙妈投状、祈安申状等。

4、牒:有本坛犒赏牒文、驱灾把界公牒、妇女怀孕保胎牒文、祈安牒文、公牒、牒城隍、牒太岁、牒主愿、

答本家牒、牒帅将等。

(六)科文 道士做法事内容的书面记述。有发表、请神、祈安、渡关、表你姆钱、洗契、送神、犒赏、招军、

造楼、变会、参香、庆寿、关灯、赛愿……等数十种,其文字记述详细,连通词、请神的名字、跪拜、焚

香、摇铃、音乐、拍静版、画符等都详细记述,道士做道场时原文宣读。按文字做动作。

道术还有:符篆、禁咒等

“金刚忏是超度的还是祈福的” 的相关文章

种生基副作用,种生基对后代有影响吗?

种生基副作用,种生基对后代有影响吗?

一、什么是种生基所谓种“生基”,简单地说,就是活人的“衣冠塚”。其法在中国数千年风水运筹历史中之所以经久不衰,自然有其社会性、实用性和灵验性。就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仍然方兴未艾。许多名士、明星等利用种生基,取大自然之灵气,择地理之精华,以籍真龙穴场修筑寿坟,并运...

看风水为什么要收费?

看风水为什么要收费?

风水师必须收费、主家必须给红包,这是风水界历史传承的规矩,而且在各种术数中风水的收费是最高的,这种规矩既然已经沿袭千年,其中自有天理在焉。依据宇宙能量平衡之法则,风水师点穴选址及布局规划,均属逆天机,夺造化之事,是违背自然而然之法则的,属于人为改变因果,因此,堪舆...

人真的有命运吗?如何改命?

人真的有命运吗?如何改命?

不少善信添加师傅微信抱怨命运的坎坷,寻改变命运的法门,今日抽空与大家聊一聊有关命运之事。首先要和强调一点如果想改变命运,是不可能单单通过某个法事或者布风水局就可以的。大家可能都知道: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这句话。这其中命是最重要的,因为它占第一个。我们古人...

这些风水习惯,会让贵人离你越来越远!

这些风水习惯,会让贵人离你越来越远!

生活上有贵人相助,将会事事顺利,更上一层楼,风水习惯不好可能会导致你失去贵人。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哪些风水习惯会让你失去贵人吧。一  、书桌左边,不能放垃圾桶这里所说的书桌主要包括家居书房中的书桌、办公室的办公桌等。因为在风水命理学中书桌的左边为青...

七种风水易“犯小人”,如何化解?

七种风水易“犯小人”,如何化解?

风水环境各种不利煞气的冲击,除了对应的一些重要事项,往往还会附带“小礼包”——容易招惹小人。化解:比如择吉时用开光龙龟,头对准煞气来犯方位化解。住宅或工作场所缺角,尤其是西北角与东南角,这也是容易犯小人的特征。化解:比如择吉时用开光的“泰山石敢当”来弥补化解。3横...

奶奶要是走了,我就用大悲咒超度她

奶奶要是走了,我就用大悲咒超度她

奶奶越来越老了。前几天跟奶奶通了一番电话,我叫道:“奶奶。”奶奶说:“你是哪位?”我有些疑惑,奶奶认不出我的声音了?就说:“我是xx,你孙子啊!”奶奶这才恍然大悟。说自己记性越来越差,连自己孙子的声音都认不出了,还说自己老了就不中用了,前不久还把一个锅头搞坏过。自己絮絮叨叨一番后,突然说要把电话给爷...

📩 有疑问?微信聊:st-3139
点击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