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超度老人
农村超度老人
孝子床前一碗水,胜过坟前万吨灰。我们应该在人活着的时候多尽尽孝,死后万事从简,这才是真正的孝道。不过有些时候,一些规矩也是对老人的尊敬。
本文我们主要说是,农村的老人死后的出丧。丧礼将是老人在这个世间,走的最后一段路。是子女和亲人们,护送老人进入天国的最后一次道别。子女们为了尊敬老人,会举行各种的仪式。同时也在向外人展示,子女对于老人的“孝”。
在农村举办丧礼有很多流程要走,不仅要给老人梳妆打扮换衣服,而且棺材停放在家里时,还需要请道士念经超度。超度的时间越久,其费用也会越高。所以在农村,有些人将棺材停放超度的时间,定义为子女对老人的“孝”。其实我觉得,这些应该是那些道士编出来的。毕竟人都死了,应该早点入土为安。
另外,道士在超度念经的时候,老人的子女们需要一直跪着,有时往往一跪就是1个多小时,而且一天会跪多次。并且晚上都需要进行守夜,一般都是过12点过后,才会换着人休息。当超度的仪式完成后,就是出殡下葬的时候。在护送棺材下葬时,子女和亲人们的站位,有一些讲究。另外,抬棺材的人,不能是自己的亲人,需要请邻居帮忙抬,而且需要找8个人抬。
至于,护送棺材到下葬之地,孝子和亲人们的占位。每个地方的可能因为习俗不一样,所以会有一些差别。而我们这里是孝子在前,孝女在后。其他老人的亲属,需要根据亲属的近远排序,亲属关系越远的将走在越后面。另外,主孝要拿着引魂幡走在最前面,指引棺材向选择好的下葬之地前进。
最后就是,当棺材下葬盖土后,在焚烧老人的衣物和灵物时,孝子们都要快速地跑回家。当时其他老者给我们的解释,是说不能让老者对俗世产生留恋,好早日下去投胎转世。
中国地大物博,因此很多地方的习俗会不一样。在护送棺材去下葬的时候,你们那里的棺材前后该如何站人?
农村人为去世的老人开祭是怎么回事?
为去世的老人开祭,是一种特色文化,更多的是体现逝者为大的人文精神,也是为再生的亲人相邻朋友的一种宣告。
人来到世上,短短几十载,有的人过得平凡有的人过得风光、有的人过得富足、有的人过得贫困、无论是哪一种,但人生的意义都在于此间,为逝者开办祭奠活动,也是告慰逝者的在天之灵,更是生者为逝者灵魂的告慰。
无论你在什么样的社会位置,人都会有离去的一天,这是自然规律, 有老人离去就有新人出生,这是世界进化的一个自然过程,为逝者开祭为生者庆生,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文化。
祭祀流程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和各地方的风俗习惯不一样,但其目的都是盖棺定论,愿生者坚强,逝者安息,并让逝者入土为安,让再生的人心灵上得到无悔的安慰,更是家族史的一种传承。
有的地方3天4天,有的有9天,各地不同的方式或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来决定,但这些年国家提倡精神文明建设,提倡节省,杜绝浪费,我弟也相应地出台了,严禁大操大办酒席或丧祭,从某种意义上讲,也节省了社会资源,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
意义何在?
其意义就是对亲人朋友相邻的一种宣告,有的是生者生前高高兴兴的生活,去世后也风风光光的离开,对逝者亡魂的一种超度,中国人崇尚佛家文化、道家文化等,而佛道两家在很多地方被融为一体,其大多是在为逝者超度上体现出来,希望逝者的亡魂入土为安,希望逝者的在天之灵庇护家人的健康成长,在开办祭祀的过程中要烧掉很多纸,其目的是为逝者到另外一个极乐世界去开辟一个新的空间,不受其它的欺凌等等,这是生者的一种自我告慰,虽然他是唯心的,但这是几千年文化的一种传承,在目前来说还难以去改变它,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类更加走向文明,这些风俗会被在经济的发展中,人文精神文明的提高中慢慢的会减淡。
老人去世后,做七,怎么做?我是湖北武汉的
老人去后,家人思念去世的亲人,会做七悼念,一般做七个七,即49天,分头七,二七,…,七七,各地风俗不同,可以摆些贡品,烧香,摆案,也可以请法师,只是一种形式,寄托家人的哀思。
农村老人去世丧事如何办
何办理丧事,因为地区习俗而各异!
具体到地方来说,前一两天都是守灵,第三天出殡仪火化或者安葬,具体的你可以问问你所在地的老年人,或者找一些花圈寿衣店,这些店是专门帮助别人办理丧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