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经》全文完整版
《文昌经》是流传于道教的一部经典,全文以教化为主,倡导善行、修德、积福,深受历代读书人及信士的推崇。其中心思想在于通过积德行善来修身立命,特别是在科举考试或求学事业上更被认为有助于功名和智慧的提升。以下为《文昌经》全文,便于阅读与诵念。
《文昌帝君阴骘文》
文昌帝君曰:
天地者,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德可以报天。天地生人,莫不欲其人各正性命,各安本分。莫邪淫以荡其心,莫好杀以失其性。莫贪财以忘其义,莫嗜酒以败其行。是皆天地之大戒也。违之则祸至,顺之则福来。
🎉 每月可免费在极云观供灯微信:54648273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以天地间有一理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古者圣王,导民以教化,示之以吉凶,禁之以威严,故家无怨女,路无拾遗,风俗淳厚,民皆相亲。若夫今世之人,不修其行,而责天之不佑;无济其物,而怨天之多灾。岂非自弃其身而生诸害耶?
或曰:如何得福寿以延年,免祸灾以自安?予曰:惟忠孝可以格天,惟谦德可以保身。忠孝者,仁之本也。谦德者,礼之基也。忠孝者,人之大节。谦德者,天之大经也。
作事无违乎正道,立身无愧于天心,积德行善以为常,谦和礼让以为性。积功累行,万事可成。
是故天生众人,莫不有位;天降众人,莫不有福。惟惧其为非,不惧其贫贱。天地有司,察人甚详。积善者,福有余;积恶者,祸有余。
教人善行之道
帝君曰:修德行善者,天降之福;好恶骂人者,必得凶祸。
修德积善,乃得天心;积不善者,自招灾殃。是以为人,凡遇不义之事,宜以德报之,不可怨怼生仇。凡遇贪婪之事,宜以廉洁化之,不可同流合污。凡遇淫乱之事,宜以贞节守之,不可随波逐流。凡遇乖张之事,宜以谦和礼之,不可刚愎自用。凡遇纷争之事,宜以和解止之,不可火上加油。
修身立德,莫如行孝;处事持家,莫如忠诚。富贵不可淫,贫贱不可移,威武不可屈,怨仇不可起,私欲不可贪,至理不可违。
福善积德,因果报应
帝君曰:人之生也,受父母之恩,其情重于山岳。父母者,恩生之本也;人当知感恩以报德。若一日不知报答,则天不容也。是故孝为第一善事。孝于父母者,子孙必贤;不孝父母者,子孙必恶。
人有善念,天必佑之;人有恶行,天必诛之。积善之家,福泽绵长;积恶之家,祸患无穷。阴骘者,乃天道也,世人当以敬畏之心行之。
行善十条戒律
文昌帝君教人行善积德,劝人戒恶十条戒律:
不得杀生:万物皆有生命,伤害生命者,必受其报。
不得偷盗:贪婪之心,乃祸之根源。
不得邪淫:正道而行者,自然安稳。
不得妄语:口中积德,乃积福之本。
不得饮酒过度:酒伤性命,乱人心智。
不得无礼于父母:孝为万善之首,不可违逆。
不得违背天地之道:天道昭昭,报应不爽。
不得损人利己:唯利是图者,天必罚之。
不得见利忘义:见义勇为乃人道之大美。
不得心存恶念:善念在心,福报在身。
修德行善的结果
帝君曰:人若行善,天地知之;积善成德,德至福来。人若作恶,天必诛之;积恶成殃,祸至身亡。善恶之报,不在来世,而在今生;祸福之至,不在彼时,而在当下。
因果警示
文昌帝君以慈悲心肠,告诫世人: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人道无亲,常与真心者。”
若世人能体悟因果报应之道,修善积德,天下必得太平。
全文结束祈愿
愿众生得闻此经文,能明因果,断恶修善,消灾解难,福寿绵长,子孙贤孝,家宅安宁。
注:《文昌经》在民间被广泛流传,不同版本可能稍有出入,此为常见通行版本。若用于个人修持,请保持敬意与专注,早晚诵念,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