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事杂谈 > 正文内容

祖师超度刹土

admin81年前 (2023-07-14)法事杂谈457

祖师超度刹土

祖师超度刹土

不要用世间法看fo法。拜fo、拜忏都是fo教徒必须的。

在fo法中,“忏悔”是进修的方便。忏悔罪业为日常修持的方便。即使没有学fo的人,忏悔也非常的重要。如果没有内心的忏悔,就算生活条件再好,也不会在心中产生丝毫的快乐和幸福,而当心中拥有了忏悔所产生的清净,即使生活条件稍微差一点,也不会影响人们心中的安乐。

在家或者是出家,无论受戒与不受戒,造作恶业,都会引起内心的忧悔、不安,如古人所说的“内心负疚”、“良心不安”那样。这不但是罪,更是障碍修行的。

因此而于fo、菩萨、师长、大众面前告白,请求忏悔,请求给予改过自新的机会。如法忏悔出罪,就消除了内心的障碍,安定喜乐,能够顺利的修行。达到灭罪清净目的。所以说“有罪当忏悔,忏悔则安乐。”

往昔,指过去生中,无量劫以来,乃至今生,昨天,在我们忏悔的以前每一个恶的念头,都叫做往昔。在这生生世世所造的很多恶业,如杀生、偷盗、妄言、绮语、恶口、两舌等,贪酒食肉。宰杀禽兽。取欢作乐。不孝父母,不敬父母,轻慢圣贤,不信三宝,见fo不礼,闻法不信,逢僧不敬,毁谤善人,破人斋戒,不信因果等。

贪即贪心、贪著,贪名、贪利,贪财产,贪权势等等,贪是由对事物的喜好,而产生无厌足地追求、占有的心理欲望,追求物欲享受,追求以及生活环境的舒适,在贪图过份的物质、物欲的同时,必定会造罪与造业,贪求永无止境,而心内疲惫不堪,不知无所求方为真正快乐。

嗔即嗔怒,嗔恚,生气,发怒,一种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由对众生或事物的厌恶而产生愤恨、对违背自己心愿的他人或事物生起怨恨之情。fo教把嗔看作是修行的一大障碍。嗔是fo教所说的根本烦恼之一,与贪和痴一起被称为“三毒”。

对fo教修行所言是这样,如果是对他人或社会而言,则嗔的危害更大。因嗔怒他人而起仇恨之心,便会发生争斗,或导致互相残杀,轻者危害一家一村,重则使整个社会,乃致使整个国家陷入灾难。因而《大智度论》卷十四中说,嗔恚是三毒中最重的、其咎最深,也是各种心病中最难治的。

痴,就是愚昧,说为物欲蒙蔽,为主观所蒙蔽,被自己的惯性、心态的趋势所操纵,而不明真理,而不知fo所言的诸法实相。

为何造很多恶业呢?全由无始劫以来生出的贪心、嗔心,和痴心。从身生出杀、盗、淫的业,从口生出妄言、绮语、恶口、两舌的业,从意生出贪、嗔、痴的业。fo言:“阎浮提的众生,在起心动念中,无不是业、无不是罪”。这所有的业,我现在都要忏悔,改过自新。所谓“弥天大罪,一悔便消”,不论你有什么罪业,只怕你不忏悔,能忏悔,罪便没有了。有过则不要怕改,若怕改,过就多了。如果过能改,就归于无。若想掩饰,不欲人知,过就更多了。愚痴的人说他们没有过错,小人有过就要掩饰,君子有过能改,圣人少过,到了fo菩萨就没有过了。

如《普贤行愿品》所说“忏悔业障者”:菩萨自念:“我在过去无始劫来,由于贪心、嗔心、痴心,而发生身业、意业、口业,所作出的种种恶业,没有数量,也没有边际,假设恶业有形体相貌,就是遍满虚空,也容纳不了。我现在全以清净的三业,不造身业,不造意业,不造口业;身口意三业清净,遍于法界极微尘数那么多的刹土。我在这么多的国土,一切诸fo菩萨的面前,诚心诚意的忏悔,再也不造罪业,常常住于净戒上,守持戒相一切功德,和所有修行的功德。像这样子虚空没有了,众生没有了,众生业没有了,乃至众生烦恼也没有了,我的忏悔愿力才没有。但是虚空不会没有,众生不会没有,众生业不会没有,众生烦恼也不会没有,那我忏悔的愿力也不会没有的,念念相续,接连不断,身语意三业没有疲倦厌烦的时候。不会说拜忏,拜得累了。菩萨是越拜fo,越有精神;越忏悔,越欢喜,这才是真正的忏悔。发忏悔心都是菩萨,凡夫没有善根,就不会忏悔。”

《业报差别经》曰:“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罪。谓悔谢罪过而请求宽恕。即作罪或犯罪时,皆应忏悔,始得除罪而清净。”

忏悔,是一个清洗过去心灵的污秽,以获得净化和再生的不间断过程。一个不忏悔的人,是无法在心灵上有所进展和进化的,因为不忏悔,意谓着心灵的停滞和继续染污;不忏悔,意谓着以前的过错没有消除,而新的过错又将源源不断的产生。

忏悔,忏名陈露先恶,悔名改往修来,不仅要“忏其前愆”,以前所造的过错要忏除,也要“悔其后过”,让以后的过错不再产生,一般人只知“忏其前愆”,而不知“悔其后过”,以致前罪还没消灭,后过又产生了。

当一个人出现了“后过”,就代表忏悔的不够真诚彻底,如果要能真正的将前罪忏除掉,就必须要能真正的“悔其后过”,也就是,相同的过错,绝不重复。当一个人可以“不二过”时,我们就可以说,我们已经完全忏除我们的前过了。

而要能够除过,不论是“前过”或“后过”,我们就必须坦承我们的过错,或看清楚我们的过错是什么!

所以,忏悔,就意味着,卸除所有心灵的武装或伪装,不管是意识或潜意识里,任何“合理化”的伪装。

那是一种完全对自己的坦白,将自己的过错或心灵的污秽,赤裸裸的、不加任何隐瞒的坦露出来。

所以我们就知道了,为什么忏悔需要“诚恳”,为什么无法诚恳的人,就无法有真正的忏悔,因为诚恳意味着,坦白、不曲诈、不迂回、不推诿,是一种完全的“直心”,是一种“直下承担”!直心是道场,《楞严经》云:因地不真,果招纡曲。

能够诚恳的人,能够坦诚面对自己的内心,然后藉由这样面对,来“认清”真正的自己,并藉此而达到“醒悟”和“清洗”的目的。

所以,一个能够诚恳的人,也才能有真正的忏悔,也才能以这样诚恳的心,去面对别人,直下承担自己的过错和责任。

所以,忏悔就像一种“心灵的沐浴”或“甘露”,对我们心灵的种种污染和污垢,进行一次次彻底的清洗,当我们的忏悔愈深切,愈是能洗涤我们愈微细的心念污垢,愈清除我们重大的罪业!

而忏悔,也带有某种的“超度”作用,不只往内超度了我们的贪、嗔、痴,超度了我们心中无数的“众生”,更且往外超度了别人的怨恨,因为深切的诚意和忏悔,就像清凉的甘露,霎那浇却熊熊的怨恨怒火。

所以,我们不仅要为我们所知的罪业忏悔;更要为我们所不知的罪业忏悔,而且应念念忏悔,时时忏悔。

当我们藉着这样不间断的,一次又一次,一层又一层的深入忏悔下去,我们的心,就渐渐的清了,人生的梦,也渐渐的醒了,最后我们将了悟到,原来,所有的“罪业”,都是从“心”上升起的,而“心”的本质是“虚幻”的,并没有一个叫“心”的实质存在,所以“罪业”的本质,也是虚幻的、空的,并没有一个叫“罪业”的实体存在。 那时,我们也能真正的了悟了:

当达到了这样的终极忏悔,才是“真忏悔”,那时我们才真正了知,并没有一个实质的心,可以去造作和承受罪业。

当达到这样一种“三轮体空”的觉悟时,我们就好像突然从梦里清醒了,醒来后,才知原来梦中的一切,都是虚妄不实的,那时不只“心亡”了,连“罪业”也应时消亡,而一切善恶境界,和一切的相对概念和执着,也顿时的一并超越!

虽然,究竟来说,忏悔的心,也是一种“虚幻”,但毕竟,那是一种在人生虚幻的迷梦中,可以逐渐让我们清醒的有力工具。

所以,“心亡罪灭两俱空”,那是我们所可仰望的“终极目标”,但如果心还是虚妄沉迷,还是不行忏悔的话,恐怕人生的迷梦,将更深沉难醒,而罪业也将更为深重难救了。

所以,能够诚恳的人,有福了!而一个懂得忏悔,能够真诚忏悔的人,更有福了!

因为忏悔是从诚恳开始的,有真实的诚恳起步,才能达到最后真正的“真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亡时罪亦灭,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这是很高明的忏悔法。但一般人只能做到“相似”的观空,也就是从理上说的空。真正达到这个境界要实证得空性。证得之后,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又现前一念,即是无始。犹如翳眼见空华、又如梦中所见境,皆是无始。虽无始而念念中有也。贪、嗔、痴若本有实有者,即无人能破,亦即无人能成fo。克其本体、诸fo于成fo证到时,即证到本来是fo。真本有者,以无念故,不贪、嗔、痴,妄本空者。以有念故,有贪、嗔、痴。学fo法人,歇下妄念,即是正念。

所谓正念者,唯念无面目之本来面目,其余一切皆不分别,即成无分别智。贪嗔痴为造恶业之因缘,身语意为造业之具,是增上缘。旧恶已改,新善从生,是为真忏悔也。

罪从心生,罪从心灭,所以将心忏,用真心来忏悔所造的业,“心亡”就是把所造的过错亡掉,罪业也没有了。所谓“过能改,归于无”,如果有过不改,把它藏起来,不教人知道,那才是罪上加罪。君子有了过错,就好像日蚀和月蚀一样,人人都能看见;若是能及时改过,则人人都会敬仰而羡慕。古时大英雄、大豪杰,都是勇于改过。

有一个公案,是关于大小乘,而后来忏悔的故事,在古时印度有位无著菩萨和世亲菩萨,他俩是兄弟。世亲菩萨学习小乘教义,而无著菩萨却是学习大乘教义。世亲菩萨非常聪明,他哥哥总想度他信大乘法,乃想出一个方便法门,故意装病,请他弟弟来探病。弟弟来后,哥哥说:“弟弟,我现在快死了,你能否诵一遍大乘经典?”弟弟本不愿意,但为满足哥哥最后之要求,便翻看大乘经典,他把《法华经》、《楞严经》和《大方广fo华严经》这三部大乘经典念过后,豁然明白,知道自己以前多么不对:讪骂大乘fo教,毁谤大乘经典,说大乘经典是假的。他知道自己错了,非常后悔?心里懊丧地自责:“我以前尽骂大乘fo教,我造了这么多的罪业,一定要下地狱啦!我这舌头真是坏透了。”想着就拿刀要把自己的舌头割下来。

他哥哥便说:“何用割舌呢?现在你改变你的说法,可用你的舌头来赞叹大乘。”

世亲菩萨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他的勇气很大,真的完全改变了,所以自此以后他所造的论都是赞叹大乘的。他从前写了很多骂大乘fo教的书,他都通通烧毁了。现在,只遗留下来他赞叹大乘fo教的论文。世亲菩萨通过忏悔也成为后来的一代祖师,受到后人的尊重敬仰。

《fo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云:“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三云“若能如法忏悔者,所有烦恼悉皆除。犹如劫火坏世间,烧尽须弥并巨海,忏悔能烧烦恼薪,忏悔能往生天路,忏悔能得四禅乐,忏悔雨宝摩尼珠,忏悔能延金刚寿,忏悔能入常乐宫,忏悔能出三界狱,忏悔能开菩提华,忏悔见fo大圆镜,忏悔能至于宝所。”

[转载]修净土可以念地藏经、金刚经吗?是杂修吗?–大

修净土念藏经、金刚经杂修–安师净土门专修杂修相关示集 (本文转自:百度kong空间) kong按:净土门专修杂修问题直许净土行所困扰末特整理净宗祖庭东林寺主持安师相关示集要期利益缘解疑释惑发真信愿精进修行 安师讲解善导师《观经四帖疏》:善导师四帖疏面写比较精彩部第玄义第二注解品章尤其圆发三欲彼者应发三者至诚二者深三者向发愿注解三特别提专修杂修利弊优劣失关系提要专修专修五种行要读诵读诵净土三经要礼拜礼拜阿弥陀fo要赞叹称念南阿弥陀fo名号要观想观想西净土依庄严要供养供养西三圣叫专修专修面特别提行称念fo名其四种都叫助行叫行助行助两行外其修行都叫杂修杂修疏杂行往握所强调专修百专修百往万专修万往杂修比例少太杂意思其目让我起坚固真信般难信即便听闻定信容易摇碰通宗通教师善知识说:念念fo能往容易事情哪修禅定智慧修福德哪能往哪听道理呀实报庄严土叫报土世界与诸善俱处业障深重点功夫都没便宜事啊能往哪我教给其吧听摇哎呀概没事几我听说要消业障业障消哪能往啊觉道理要消业障消业障啊吧 我给咒念几百万等消完业障再念fo于持咒摇知道句fo号消业障再说念辈咒所业障消掉念fo门乎没业障能带业往五逆十恶都能带怕呢怕没信怕怀疑修净土门障碍怀疑碰身士乃至于初、二、十、等觉菩萨面前说哎呀修门念念fo能往没事呀没便宜事啊听办想家都菩萨讲概没便宜事乃至于释迦牟尼fo亲自现身说哎呀我原说净土往我权巧便说我现更殊胜门传给办真信碰释迦牟尼fo说都向fo顶礼说:释迦牟尼fo啊您家原先教我门我已经发愿终身改虽更门我敢改原志向能够说语言说明真信真扎深根哪确摇连fo祖现前都能摇更何况般善导师已经看未众怀疑释迦牟尼fo能说善导师推极点假设种情况种情况存都转移志向截断我末众山望山高偷净业行指南针我念fo程家宗门教乃至于般气功说说跟着改变真点信根都没所家定要善导师《观经四帖疏》要深入解要熟悉《观经四帖疏》善导师梦梵僧指授写些都我净土典籍珍宝fo关键处些要解呀、四帖疏呀、弥陀疏钞几本书能够看烂熟足够 安师讲解《西确指》: 第五十段:忌夹杂段示重要修行净土门忌讳夹杂觉明妙行菩萨沈元辉居士段示段示表述–表述明白确实我世间修净土门重毛病点示凡修净土门忌讳夹杂我《量寿经》知道三辈往共条件:发菩提向专念阿弥陀fo所净土门强调专修门深入向专念跟专修、向专念相立杂修、夹杂夹杂自于我娑婆世界阎浮提众理状态我散乱我夹杂所表现:门选择、修持程充满着夹杂特点且认夹杂放夹杂安全夹杂保险夹杂光念句fo号怀疑够进步说叫夹杂提六内容夹杂第讽经部经部经晚想读诵经典持咒听说咒功德咒殊胜晚想持咒甚至观点说持咒功德–消业障先持咒消完业障再念fo才fo号放持咒做赶种种经忏fo事、光、升座、种种热闹殊胜远千都赶第四说些没紧要禅喜欢谈些禅宗机锋转语、玄妙第五喜欢谈些吉凶祸福–命运候转运候灾祸消灾祸喜欢谈些第六喜欢谈些见神见鬼护神附我身哎呀现我事情都问或者见境界、境界些都属于夹杂范围既夹杂专本我念要系缘fo号系缘西极乐世界依庄严现持咒赶说些禅宗机锋转语–谈玄说妙吉凶祸福些东西兴趣更乱专想见阿弥陀fo往极乐世界难专能向专念阿弥陀fo说明信愿折扣难通弥陀愿力通想凭自功夫往–凭做些夹杂功夫向往都能空费修行事说解决轮问题今解决轮问题错百错:失身三恶道面报知道哪节能够做叫苦哉苦哉所菩萨示–沈元辉居士说:所说些夹杂内容今概要做做些事情呢紧紧抱持句南阿弥陀fo放专门念fo念fo目特别谈期极乐唯要求西极乐世界说:念句阿弥陀fo让我悟;念阿弥陀fo让我神通;念阿弥陀fo让我辈童真家都些念阿弥陀fo目指向往才跟名号功德、名号愿力相应种愿念fo间久功夫自熟临命终阿弥陀fo能够前接引带业往西极乐世界乃至今信愿称名紧紧抓住阿弥陀fo放虽身体没往早已已极乐嘉宾才辜负修行事业 问:我于九九七念《乘量寿经》至二零零七念《藏经》《金刚经》念现念《妙莲华经》每念品念三万fo号累积行否同修说每能专修经加fo号否则杂修说念经能往安师答:能能往取决于信、愿取决于其要素要具足深信、切愿、持名决定蒙弥陀愿力临终往始接触我建议净土五经选种经终身受持叫专修要读诵读诵净土经典善导师讲五种专修其乘经典乐念念或者念《金刚经》或者念《妙莲华经》念乘等经典功德都向往西极乐世界算杂修算修范围能往念净土经典更直接要想念《阿弥陀经》念《观经》尤其念《量寿fo经》实际着《金刚经》《妙莲华经》全体价值经具足切经 问:古往今求净土祖师于念fo否往解释各相同《净土圣贤录》记载都往既门量殊途同归修其门向净土照往极乐恳请师示专修与杂修利弊失安师答:净土普门平等普遍摄受九界众种种同根机众所乘宗派终归宿《净土圣贤录》记载宗门教些善知识修自本宗门所修行功德向求往往《量寿经》谈些修行乘门要念净向都能往我善导师印光师强调专修亦其意味深道理专修握性杂修握性专修跟阿弥陀fo建立起亲切缘关系我念阿弥陀fo候阿弥陀fo知道我我顶礼候阿弥陀fo解我我每都想着西想着西极乐世界依庄严阿赖耶识内熏习与西直接关联种临命终种力量离弦箭引导神识西极乐世界所百专修百往万专修万往杂修修其门跟弥陀愿力比较疏远所熏习种跟净土门比较疏远所呢百面两往千面三五往善导师慈示我定要信受祖师教诲fo教诲《随愿往经》普广菩萨问fo:十悉净土世尊何故偏赞西弥陀净土专念往fo告普广:阎浮提众浊乱偏赞西fo净土使诸众专境即易往若总念切fo者念fo境宽则散漫三昧难故往故十量刹土专门拈西净土令我悉归宿文殊师利菩萨根本智修行三昧、相三昧面向西念阿弥陀fo由念fo缘般若波罗密量陀罗尼量智慧辩才文殊根本智修念fo行三昧宗门教诸祖师潜修净土向往能够门思专修种亲缘关系更亲切更熟悉代更要强调专修增往握 问:前几每早读《金刚经》近读《华严经》每卷午念阿弥陀fo名号否杂能否求极乐净土安师答:般说家居士专修我标要极乐世界论《阿弥陀经》《量寿经》专门介绍西极乐世界依、庄严我即要我熏习、熏习我神识跟极乐世界非相近《华严经》《华严经》境界太毗卢遮微尘数愿微尘数劫十说说微尘数行所华藏世界华藏世界各种香水海呀各种世界种啊世界种二十重世界呀每重世界少少世界太广于我说–修行利益说要专注点–刹土更容易利益《金刚经》呢特殊缘念念《金刚经》功德向往于往桩事情看毕竟疏远点;专念《阿弥陀经》或者《量寿经》更直接点更近点所看论善导师印光师都比较强调专修专修种熟悉程度、种亲缘关系加万某经典特殊缘念;缘般专门选择净土五经部经典读诵作功课读经其主要要念阿弥陀fo名号主 问:我修净土门诵诵《藏经》、《金刚经》、《普门品》算算杂修请示安师答:居士修净土门按善导师意思专修专修:读诵读诵净土经典念念阿弥陀fo名号供养供养西三圣礼拜礼拜阿弥陀fo思惟思惟极乐依些–五种修特殊缘读《金刚经》、《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读些经典功德向往西极乐世界算专修范畴算杂修 问:平念《阿弥陀经》及fo号帮莲友临终助念结缘《藏经》否与门深入原则相抵触安师答:修行净土门宜专精善导师提专修五种行:专门读诵净土经典;观想忆念阿弥陀fo及西极乐世界;专门礼拜阿弥陀fo;专门称念阿弥陀fo名号;专门赞叹供养阿弥陀fo随顺fo敕易与弥陀愿力应遂往杂修应力弱往比例随降所我专修主至于给莲友临终助念往更应专称弥陀名号令亡者系念fo号作往意南阿弥陀fo乃万德洪名包含着所fo菩萨名号功德及诵念诸种经典功德认要消灾延寿念药师fo难道念阿弥陀fo能消灾延寿量寿啊念观世音菩萨能够免灾吉祥念南阿弥陀fo亦同能古往今祖师德悉殷勤劝告论助念往、荐亡超度乃至消灾延寿等皆应念fo至于某莲友与《藏经》特殊缘平熏修熟乐听闻助念先念部《藏经》尔再提起阿弥陀fo名号亦要读诵其乘经典功德向往极乐世界属于专修列

[转载]修净土可以念地藏经、金刚经吗?是杂修吗?——大

修净土可以念地藏经、金刚经吗?是杂修吗?——大安法师对净土法门专修和杂修的相关开示集 (本文转自:百度kong的空间) kong按:净土法门“专修”和“杂修”的问题一直为许多净土行人所困扰。末学特整理出净宗祖庭东林寺主持大安法师相关开示集要,以期利益有缘,解疑释惑,发真信愿,精进修行。 大安法师讲解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善导大师在四帖疏里面写得比较精彩的部分,第一是在玄义分,第二是在注解上品上生章,尤其对圆发三心,欲生彼国者应发三心,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他在注解三心之后,特别提出专修和杂修的利弊优劣得失的关系,提出要专修。专修有五种正行,你要读诵就读诵净土三经,要礼拜就礼拜阿弥陀fo,要赞叹就称念南无阿弥陀fo名号,要观想就观想西方净土依正庄严,要供养就供养西方三圣,这就是叫专修。那么专修里面又特别提出正行,就是称念fo名,其他四种都叫助行,这叫正行助行。那么正助两行之外,其他的修行都叫杂修,杂修就是疏杂之行,往生就不是很有把握了,所以强调专修。一百个人专修一百个人往生,一万个人专修一万个人往生,如果是杂修,比例就少得太多。杂是这个意思。其目的是让我们生起坚固的真信,一般人对这个难信之法即便他听闻了,有一定的信心,但他容易动摇。如果碰到一个通宗通教的大法师大善知识说:“你这个念念fo就能往生了,那有那么容易的事情哪!你不修禅定不开智慧,不修福德哪能往生哪!”一听很有道理呀。“你去的可是实报庄严土,叫报土,那个世界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你业障深重,一点功夫都没有,那有那么便宜的事啊!那能往生哪!我还是教给你一个其它的方法吧。”很多人听了就会动摇,“哎呀!大概是没有那么样的事。”这几年我们也常常听到,有的人就说,“你得要消业障,你业障不消哪能往生啊!”他觉得有道理要消业障,那怎么消业障啊?“这样吧, 我给你一个什么咒,念几百万,等你消完了业障,再来念fo。”于是他就持咒去了,就动摇了。他不知道这句fo号就是消业障的最好的方法。再说你念了一辈子咒所有的业障就消掉了吗?念fo法门不在乎你有没有业障,因为他能带业往生的!五逆十恶的都能带,还怕什么呢?怕的就是你没有信心!怕的就是你有怀疑!修净土法门最大的障碍就是怀疑。如果碰到法身大士,乃至于初地、二地、十地、等觉菩萨在你面前说,“哎呀!你修这个法门念念fo就能往生,没有这个事呀!没有这么便宜的事啊!”那你听了怎么办?你就想人家都是菩萨讲这话,大概是没有这么便宜的事。乃至于释迦牟尼fo亲自现身说,“哎呀!我原来说的净土往生一法是我的权巧方便之说,我现在有更殊胜的法门传给你。”这时怎么办?真正有信心的人就是碰到释迦牟尼fo说出这样的话,都会向fo顶礼说:“释迦牟尼fo啊!您老人家原先教了我这个法门,我已经发愿终身不改了,虽然有更好的法门,我也不敢改原来的志向。”你能够说出这样的语言,说明你有真信。这就从你的心地当中,真正扎下了一个很深的根哪!是确然不可动摇的,连fo祖现前都不能动摇,更何况一般的人。善导大师就已经看到了未来的众生有怀疑,当然释迦牟尼fo不可能说这个话了,是善导大师把这个推到极点,来假设这种情况。这种情况存在都不会转移你的志向。这可以截断我们末法众生这山望到那山高的偷心。这是净业行人的指南针!如果我们在念fo的过程当中,人家宗门教下乃至于一般的气功说一说,就跟着改变的话,那真是一点信根都没有。所以大家一定要对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要有深入的了解,要熟悉。这个《观经四帖疏》也是善导大师梦中得到梵僧指授写出来的。这些都是我们净土典籍当中的珍宝。fo法关键处无多子,你把这些要解呀、四帖疏呀、弥陀疏钞,这几本书能够看得很烂熟,就足够了。 大安法师讲解《西方确指》: 第五十段:最忌是夹杂。这段开示很重要。修行净土法门最忌讳的是什么?是夹杂。这是觉明妙行菩萨对沈元辉居士的一段开示。这段开示是这样表述——表述得很明白,确实把我们这个世间修净土法门的一个最重的毛病点示出来了。大凡修净土法门的人,最忌讳的是夹杂。我们在《无量寿经》知道,三辈往生共有的条件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fo。所以净土法门它强调的是专修,是一门深入,是一向专念。跟这个专修、一向专念相对立的就是杂修、夹杂。那么这个夹杂是来自于我们娑婆世界阎浮提众生的心理状态。因为我们的心是散乱的,我们的心是夹杂的,所以表现出来:对法门的选择、修持的过程,他也是充满着夹杂的特点。而且他会认为夹杂放心,夹杂安全,夹杂保险。不夹杂,光念一句fo号,他怀疑还不够。那进一步说,什么叫夹杂?这里提出了六个内容。夹杂,第一是“又讽经”,这部经也好,那部经也好,一天到晚想到读诵经典。“又持咒”,听说这个咒有多大的功德,那个咒又很殊胜,一天到晚想到持咒。甚至还有观点说,持咒功德很大——消业障,先持咒消完业障再念fo才好。他就把fo号放下来去持咒。“又做会”,就赶种种的法会。经忏fo事、开光、升座、种种很热闹的法会,他以为就是不得了的殊胜,不远千里都得去赶那个法会。第四,“又好说些没紧要的禅”,就是喜欢谈些禅宗的机锋转语、玄妙的话。第五,又喜欢“谈些吉凶祸福”——人生的命运。什么时候转运,什么时候有灾祸,怎么消这个灾祸,喜欢谈这些。第六,又喜欢谈那些“见神见鬼的话”。“又有一个护法神附到我身上去了”,“哎呀,现在我什么什么事情都有问的人了”,或者又见到了什么这个境界、那个境界了。那么这些都属于夹杂的范围。你既然这么夹杂,你的心就不专一。本来我们当下这一念心要系缘fo号,系缘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的。现在你是又持咒,又赶法会,又说些禅宗的机锋转语——谈玄说妙,对吉凶祸福这些东西又感兴趣,那你心就更乱了。“心不专一”,你想见阿弥陀fo,往生极乐世界就难了。为什么?你心不专一,不能一向专念阿弥陀fo,说明信愿是有折扣的,这样你就很难感通弥陀的愿力。感通不了,你想凭自己的功夫往生——凭你做这些夹杂的功夫回向往生,都是不可能的。这样可就不空费了你一生修行之大事吗?也就是说你解决不了轮回的问题。那今生解决不了轮回问题,一错就百错:一失人身到三恶道里面去报到,那就不知道哪个时节又能够出头做人。那叫“苦哉苦哉”。所以菩萨开示——对沈元辉居士说:“以上所说的那些夹杂的内容你如今一概不要去做。”只做些什么事情呢?“你就紧紧地抱持这一句南无阿弥陀fo不放。”专门念fo。念fo的目的是什么?这里特别谈到“期生极乐”,就是只唯一地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是说:念一句阿弥陀fo让我开悟;念阿弥陀fo让我得神通;念阿弥陀fo让我下一辈子童真出家。都不是这些。念阿弥陀fo目的就是指向往生,这才是跟名号功德、名号愿力相应的一种愿。那么这样念fo时间久了,功夫自然成熟,你临命终时阿弥陀fo就能够前来接引,带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乃至你今生信愿称名,紧紧地抓住阿弥陀fo不放,虽然你身体还没往生,你的心早已过去了,已是“极乐之嘉宾”了。这才不会辜负这一生修行的事业。 问:我于一九九七年念《大乘无量寿经》,至二零零七年,又念过《地藏经》,《金刚经》念一年。现念《妙法莲华经》,每天念一品,念三万fo号,累积可行否?有的同修说,每年只能专修一经,加fo号,否则是杂修,又有人说念经不能往生。大安法师答:能不能往生是取决于信、愿,不取决于其它的要素。你只要具足深信、切愿、持名,决定蒙弥陀愿力临终往生。如果你从一开始接触,我们会建议你在净土五经当中选一种经终身受持,这叫专修。要读诵就读诵净土经典,这是善导大师讲五种专修之一。但是如果你对其他的大乘经典有好乐,也可以念,不是不可以念。你或者念《金刚经》,或者念《妙法莲华经》,你把念大乘方等经典的功德都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也不算杂修,也算正修的范围,也能往生。但是念净土的经典更直接,你要想到念《阿弥陀经》,念《观经》,尤其念《无量寿fo经》实际上就有着《金刚经》和《妙法莲华经》全体的价值,一经也具足一切经。 问:古往今来求生净土的祖师们,对于念fo是否往生的解释各不相同,但《净土圣贤录》中记载他们都得以往生。既然法门无量,殊途同归,那修其他法门也回向净土,不也照样往生极乐吗?恳请法师开示专修与杂修的利弊得失。大安法师答:净土一法是普门法,就是平等普遍地摄受九法界众生种种不同根机的众生,也是所有大小乘宗派的最终归宿。《净土圣贤录》中记载的宗门教下的那些善知识,他修自己本宗的法门,最后以所修行的功德回向求往生,也是可以往生的,这个《无量寿经》也谈到,这些修行大乘法门的只要一念净心回向都能往生。但是我们从善导大师到印光大师,强调专修,亦有其意味深长的道理。专修把握性大,杂修把握性小。专修就跟阿弥陀fo建立起很亲切的因缘关系,当我们念阿弥陀fo的时候,阿弥陀fo就知道我们,我们顶礼的时候,阿弥陀fo就了解我们。我们每天心里都是想着西方,想着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在阿赖耶识内薰习那个与西方直接关联的种子。临命终时,这个种子的力量是很大的,如离弦之箭,引导神识到西方极乐世界,所以一百个人专修一百个人往生,一万个人专修一万个人往生。如果是杂修,修其他的法门,跟弥陀的愿力就比较疏远,所薰习的种子也跟净土法门也比较疏远,所以呢,一百个人里面一两个人往生,一千个人里面三五个人往生。这是善导大师的慈示。我们一定要信受祖师的教诲,fo的教诲。《随愿往生经》中普广菩萨问fo:十方悉有净土,世尊何故偏赞西方弥陀净土,专念往生?fo告普广:阎浮提众生,心多浊乱,为此偏赞西方一fo净土,使诸众生专心一境,即易得往生。若总念一切fo者,念fo境宽,则心散漫,三昧难成,故不得往生。是故十方无量的刹土,专门拈出西方净土令我们悉心归宿。文殊师利菩萨以根本智修一行三昧、一相三昧,就是面向西方,念阿弥陀fo。由念fo的因缘,成就般若波罗密,成就无量的陀罗尼,成就无量的智慧辩才。以文殊的根本智,修念fo的一行三昧。宗门教下诸祖师也潜修净土,回向往生。如果你能够一门心思专修的话,这种亲缘关系更亲切,更熟悉,在这个时代更要强调专修增上往生的把握。 问:前几年每天早上读《金刚经》,近年来读《华严经》,每天一卷,下午念阿弥陀fo名号,这样如法吗?是否是杂了?能否求生极乐净土?大安法师答:一般来说,对在家居士还是以专修为好,因为我们标心是要去极乐世界。无论是《阿弥陀经》还是《无量寿经》,它是专门介绍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这是我们即将要去的地方,我们天天熏习、天天熏习,那么我们的神识就跟极乐世界非常相近了。《华严经》不是不好,但是《华严经》的境界太大了,这是毗卢遮那以他的微尘数的大愿,以微尘数的大劫,以他十不可说不可说微尘数大行,所成就的一个华藏世界。华藏世界的各种香水海呀,各种世界种啊,一个世界种就是二十重世界呀,每一重世界又有多少多少世界,这个太广了。对于我们来说——从修行的利益来说,还是要专注在一点上——一个刹土上,更容易得到利益。《金刚经》呢,也不是不好,如果有特殊因缘你去念,以念《金刚经》的功德回向往生也是可以的。但是对于往生这桩事情来看,它毕竟还是疏远了一点;如果专念《阿弥陀经》或者《无量寿经》,它更直接一点,更近一点。所以你看无论是善导大师,还是印光大师,都比较强调专修。专修的这种熟悉程度、这种亲缘关系会加大。但是如果你万一对某个经典有特殊的因缘,也不是不可念;如果因缘一般,你还是专门选择净土五经的一部经典来读诵,作为功课。那么读经还是其次,主要还是要念阿弥陀fo名号为主。 问:我是修净土法门的,有时也诵诵《地藏经》、《金刚经》、《普门品》,算不算杂修?请开示。大安法师答:居士修净土法门,按善导大师的意思,还是专修为好。专修:读诵就读诵这个净土经典,念就念阿弥陀fo名号,供养就供养西方三圣,礼拜就礼拜阿弥陀fo,思惟就思惟极乐依正,这些——五种正修。但是如果有特殊的因缘去读《金刚经》、《地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也不是不可以的,如果把读这些经典的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算专修的范畴,不算杂修,还是可以的。 问:平时念《阿弥陀经》及fo号,有时帮莲友临终助念结缘《地藏经》,这是否与一门深入的原则相抵触?大安法师答:修行净土法门,宜专精。善导大师提出专修的五种正行:一心专门读诵净土经典;一心观想忆念阿弥陀fo及西方极乐世界;一心专门礼拜阿弥陀fo;一心专门称念阿弥陀fo名号;一心专门赞叹供养阿弥陀fo。那这样随顺fo敕,易与弥陀愿力感应,得遂往生。如果是杂修,感应力弱,往生比例就随之下降。所以我们还是以专修为主。至于给莲友临终助念往生,更应专称弥陀名号,令亡者系念fo号,作往生意。南无阿弥陀fo乃万德洪名,包含着所有fo菩萨名号的功德以及诵念诸种经典的功德。有人认为要消灾延寿就得念药师fo,难道念阿弥陀fo就不能消灾延寿吗?他是无量寿啊!念观世音菩萨能够免灾吉祥,那念南无阿弥陀fo亦同样能得到。古往今来祖师大德们悉殷勤劝告,无论是助念往生、荐亡超度乃至消灾延寿等,皆应念fo。至于某莲友与《地藏经》有特殊因缘,平日熏修熟,好乐听闻,那么助念时,先念一部《地藏经》。尔后再提起阿弥陀fo名号,亦无不可。只要将读诵其他大乘经典的功德回向往生极乐世界,也属于专修之列。

十方刹土皆有情世尊施爱度众生是什么意思?

十方砂土是指。各个纬度空间的众生,而有情是指六道众生,指释迦摩尼fo对所有的有情众生都有爱心,并且超度他们。

亲人去世49天 读地藏经 ,怎么样才能知道他收到,往生何处?

阿弥陀fo

你为亡者恭敬诚心的读经,念fo,和修福报,行善积德,放生等,他就可以收到。这个毋庸置疑。哪怕他投胎了,你为亡者做的行善积德和放生的事,也会增加亡者的福报。

我们应该是一生都超度亡者,前49天最关键

如果亡者真的往生净土,继续给他念fo和做善事,可以帮他增高往生品位。

如果亡者往生善道,继续给他念fo和做善事,可以给他修福报

如果亡者还在恶道,继续给他念fo和做善事,可以超度他,

所以,坚持一生为亡者念fo拜fo,行善积德和做功德回向吧,这样是利益他也利益自己。你所做的功德亡者得1分,你得6分

净空法师—你再也梦不到他了。梦不到是他脱离鬼道了,他得到利益。脱离鬼道,多半又到人道来投生,或者福德利益大的,他能够生到天道。

。。。

你真有福报,无论在哪一道都享福,所以福报是可以带得去,不会失掉。功德也能带得去,但是功德是很容易失掉的,

?

【普广。汝以神力。遣是眷属。令对诸fo菩萨像前。志心自读此经。或请人读。其数。三遍或七遍。 】

这就是做超度的fo事,所以超度fo事也是从《地藏经》上来的。自己能读最好,因为自己的心诚恳,是自己的家亲眷属,为他读经,这心格外虔诚。自己要是不能读,请别人,现在一般都请出家人。因为经上讲,别人给他读,他的利益只能得七分之一。所以一般人都请七个人读,他才能得一分,就这么个道理。读三遍、七遍,这样就好。超度的理论、方法,我们一定要懂得,它才不属于迷信,你要说得叫人相信,它是事实。 

【如是恶道眷属。经声毕是遍数。当得解脱。乃至梦寐之中永不复见。 】

你再也梦不到他了。梦不到是他脱离鬼道了,他得到利益。脱离鬼道,多半又到人道来投生,或者福德利益大的,他能够生到天道。

。。。

同样一个道理,天人当中没有福报的,不如人的生活,这是一个道理,所以虽生天也要有福报才行。生天凭什么条件?五戒十善修得好,生天。如果要不修布施,不肯多多帮助别人,生天也没有福报,可见得修福很重要。你真有福报,无论在哪一道都享福,所以福报是可以带得去,不会失掉。功德也能带得去,但是功德是很容易失掉的,经上常讲「火烧功德林」,功德很不容易保持。福德没有问题,福德可以保持,功德很难保持。功德,给诸位说清净心、定慧是功德,一有贪心、瞋恚心起来,你的清净心立刻失掉,你立刻就被迷了,定慧没有了,定慧是功德,它跟福德不一样。

六祖经典33句禅句

六祖经典33句禅句

1、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fo。

翻译:人人都有菩提本性,它本来是清净地,只要自己觉悟本心,就能够了悟成fo。

2、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fo。

翻译:只要修持《金刚经》,就能够发现自己的fo性,当下成fo。

3、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

翻译:从自己心里经常产生智慧,能不离开自身的fo性,就是在耕种福田。

4、神秀大师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5、六祖惠能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6、五祖弘忍偈: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

7、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

翻译:最高的觉悟,必须在言语背后能够认识自己的本心,发现自己的本性,认识到本性不生不灭,在任何时候,每一个念头,都能见到本性,应对万事万物时没有丝毫滞碍。

8、欲学无上菩提,不可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

翻译:要想学最高的智慧,就不能轻视初学者。最下等的人也许有最上等的智慧,最上等的人也许会埋没智慧。如果轻视初学者,就有无限大的罪过。

9、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翻译:没想到自己的本性原来清净,没想到自己的本性原来不生也不灭,没想到自己的本性本身就是圆满的,没想到自己的本性原来是不会动摇的,没想到自己的本性就能生化出万事万物。

10、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fo。

翻译:如果不能认识自己的本心,学fo法也没用;如果认识了自己的本心,认识了自己的本性,那就可以叫大丈夫、天人师、fo。

11、汝为第六代祖,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

翻译:你成为第六代祖师,要好好守护自己的心念,广泛超度有情众生,使fo法永远流传,不要让它中断了。

12、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

翻译:迷失的时候是老师度我,觉悟了就自己度自己,虽然同样都叫度,那用处可不同了。

13、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一众骇然。

翻译:当时有风吹动了旗子,一位僧人说是风在动,另一位僧人说是旗子在动,争论不休。惠能说:“既不是风动,也不是旗子动,是各位师兄们的心在动。”

14、当知愚人智人,fo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

翻译:要知道愚蠢的人和智慧的人,他们的fo性其实并没有任何差别,只是因为在迷失和觉悟方面有所不同,才有愚蠢和智慧的区别。

15、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

翻译:世人整天口里念诵般若,却不认识自身本性的般若,这就像嘴里整天评说食物,终究不能让肚子饱,只是口头不停地说空,就是经历千万劫数也不能认识到自身的fo性,终究没有任何益处。

16、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本性是fo,离性无别fo。

翻译: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是梵语,汉语的意思是用大智慧通达彼岸。这是需要用心修持的,不在于口里念叨,只是空口而念,却不用心修持,那就像梦幻、虚妄,像露水、闪电。口里念诵,心中修持,那就能心和嘴相应。人的本性就是fo性,离开了人的本性就没有其他的fo。

17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fo刹土,尽同虚空。

翻译:摩诃就是大,人的心胸度量之广大,就像虚空一样,没有边际,也没有方圆大小,既不是青黄红白,也没有上下长短,没有恼怒没有欢喜,没有是也没有非,没有善也没有恶,没有头也没有尾,诸fo所在的净土,通通都如同虚空。

18、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

翻译:世界本身是虚空的,能够包含万物万象,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大洋,众多的须弥山,都在这虚空之中。世人的本性虚空,也像世界虚空一样。

19、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

翻译:自己的本性中能包含万种fo法,这就是大,万种fo法就在每个人的本性中。如果我们看到一切人的善或恶,都既不选取也不舍弃,也不受沾染和影响,心保持虚空,这就可称为大,也就是摩诃。

20、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既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

翻译:心的度量十分广大,遍满十方法界。心的作用是了了分明的,运用它能知晓一切。一切就是一,一就是一切,去和来都很自由,心体的应用没有任何的滞碍,这就是般若。

21、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

翻译:在一切地方,一切时刻,每一念头都不愚昧,总是以智慧来处事,这就是修行般若。

22、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翻译:般若无形无相,它就是智慧心,能够这样思维,就叫般若智慧。

23、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

翻译:如果执着各种境遇而起了生灭心,就像水有波浪一样,就名叫此岸;离开了各种境遇而没有了生灭心,就像水永远在流动,就名叫彼岸,这就叫波罗蜜。

24、凡夫即fo,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fo。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翻译:凡夫就是fo,烦恼就是菩提。前一个念头迷惑了就是凡夫,后一个念头觉悟了就是fo。前一个念头执着于境界就是烦恼,后一个念头离开了境界就是菩提。

25、不悟即fo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fo。

翻译:不觉悟时fo就是众生,一念觉悟了众生就是fo。

26、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

翻译:真正的修道之人,不去看世间的过失。如果看见他人的过失,那自己的过失就大了。他人讲是非而我不讲,我讲是非就是过错。不去看他人的是非与过失,就等同于消灭了烦恼。

27、fo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翻译:fo法在人世间,不可以离开人世间去寻求觉悟。离开人世间去寻求觉悟,就好像求兔子的角,了无可得。

28、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翻译:无上菩提(智慧)只能向自己的内心去寻觅,哪里需要向外在世界去寻求。

29、何名坐禅?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

翻译:什么叫坐禅呢?对外在一切或善或恶的境界都不产生念头,这就叫“坐”;对内能认识到自己的真如fo性是永不动摇的,这才叫“禅”。

30、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

翻译:外在离开各种境界不受干扰就是“禅”,内在保持不乱就是“定”,外禅内定,就是禅定。

31、自性三宝:fo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

翻译:自性三件宝物:fo,就是觉悟;法,就是正道;僧,就是清净。

32、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

翻译:所谓‘三身’,第一是清净的法身,是你的本性;第二是圆满的报身,是你的智慧;第三是千百亿的化身,是指你的行为。

33、吾之所见,常见自心过愆,不见他人是非好恶,是以亦见亦不见。

翻译:我的所见,是经常看见自己的过失,而看不见别人的是非好坏,所以说即是见又是不见。

法事项目列表
  • 补财库

    补财库

  • 升财运

    升财运

  • 三官开财库

    开财库

  • 三官造财库

    造财库

  • 升职升官

    升职升官

  • 化解太岁

    化解太岁

  • 还阴债

    还阴债

  • 还前世债

    还前世债

  • 还受生债

    还受生债

  • 送替身

    送替身

  • 破小人

    破小人

  • 化解官司

    化解官司

  • 化解童子煞

    化童子煞

  • 和合术

    和合术

  • 观音借库

    观音借库

  • 观音还库

    观音还库

  • 龙王借库

    龙王借库

  • 旺财神

    旺财神

  • 生意兴旺转运

    生意转运

  • 改命换运聚财

    换运聚财

  • 五鬼运财

    五鬼运财

  • 择吉日

    择吉日

  • 补桃花合婚

    补合婚

  • 催姻缘

    催姻缘

  • 催桃花

    催桃花

  • 观音赐子

    观音赐子

  • 拜文昌

    拜文昌

  • 顺星拜太岁

    拜太岁

  • 引渡前世

    引渡前世

  • 化解驳婚煞

    化解婚煞

  • 拜仙家求事

    拜仙家

  • 超度婴灵

    超度婴灵

  • 去除阴灵附身

    去除阴灵

  • 五方贵人扶持

    贵人扶持

  • 万能退病

    万能退病

  • 驱邪病

    驱邪病

  • 催还钱/催欠债

    催欠债

  • 考试金榜题名

    金榜题名

  • 学业顺利开启智慧

    学业顺利

  • 文昌升运

    文昌升运

“祖师超度刹土” 的相关文章

堕胎的果报可信吗,堕胎以后总是倒霉是什么原因

堕胎的果报可信吗,堕胎以后总是倒霉是什么原因

婴灵的果报真的有那么可怕吗,很多没有具体信仰的善信常常会有这样的疑问;也有的善信联系道长咨询为什么打胎以后运气会那么差?今天就以此前遇到一位善信例子和大家说一说堕胎的果报。前天冬至遇一缘主,依稀记起这位缘主多年前拜访过师傅,我在旁边侍候,记得很清晰这女缘主20出头...

种生基的解释,何为种生基

种生基的解释,何为种生基

种生基的地址要龙真穴的,前后左右乎合天心十度,要慎重,其关键在于种的方位?行山渡水找龙穴,的确有气之地 方可藏 ...后用罗庚定之,如有几块地能够选,就选一个方向是对的。 结地有气,也要符合天心十度....种生基有五个要点:1.有来龙,地结灵气。2.有结穴, 要藏...

李嘉诚 谢霆锋都做过种生基 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嘉诚 谢霆锋都做过种生基 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们每个人都想让自己的生活过的幸福安康,明星也不例外。在南方尤其是香港有一种名叫“种生基”转运的方式,谢霆锋“种生基”免去了牢狱之灾。李嘉诚种了生基救了自己的腿。那么“种生基”到底是什么呢?别着急,今天我们就给大家讲一讲“种生基”的故事。2002年谢霆锋的“顶包案...

开天眼后到底能看到什么?亲身经历!

开天眼后到底能看到什么?亲身经历!

我们都知道,我们现在所拥有的眼睛是肉眼,可以看到我们生活中能看到的事物。肉眼谁都有,但天眼却不是人人都有!有的人天生就开天眼,他们有通灵的能力,可以看到普通人看不到的东西,更容易得到神明的感应,如果学道之人勤加修炼,也能够开通天眼。开了天眼能看见什么?生命究竟有多...

2020年哪些生肖犯太岁?运势到底如何?

2020年哪些生肖犯太岁?运势到底如何?

2020年为庚子鼠年,十二生肖的运势或多或少会受到太岁的力量和天体运动的影响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道长根据2020年每个属相和太岁的五行相生相克的作用推算出各自的流年运势,希望可以给读者们提供参考。犯太岁五大生肖※ 鼠:值太岁表示该年运程有阻滞,心绪不宁,健康容易...

做法事转运对以后会不会不好?补财库会不会折寿

做法事转运对以后会不会不好?补财库会不会折寿

做法事转运对以后会不会不好?一般说只会好不会不好,但是还是要多做善事的才可以的。补财库通常是需要我们联系道教的法师,通过做法事来帮助我们还阴债和补财库。补财库会不会折寿1、补财库,他添补自己曾经犯下的恶势,无论是上一世的,还是上上一世的,亦或是这一辈子的,他是能够补充自己曾经做下的恶。而现在他能够做...

命好收30 命差不收费 微信:st-3139
点击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