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老人超度
车站老人超度
人有生老病死,小时候在农村,一旦村子里老人去世了,便会请一些法师,为老人超度,还有一些鼓乐手,吹吹打打,算是为老人送行。长大后,由于信仰唯物主义,自然不会相信超度之类的事情,但这一系列行为我也算是认可的,虽然没有天堂和地狱,但至少可以让晚辈表达对老人的缅怀之情。
公交站后的大棚里正在办丧事
这种事情在乡下是常有的,到得城市之后,就很少见了。当然,城市也有老人逝世,只是城市的人都比较低调,没有了锣鼓唢呐,不会吹吹打打,如果还兴乡下那一套,按城里人的话来说,那叫扰民。
我先后到过深圳、广州、东莞和厦门一些城市生活,总是很少见到死人的场面,虽然也有遇到,但最多也是遇见亲人捧着逝者的骨灰盒,悄无声息的行走在街边,没有成群结队,更没有锣鼓喧天。然而,去年来到重庆,住在九大主城区之一的北碚城,几乎就颠覆了我的认识。这里居然有专门承办丧事的店铺,当地的老人去世,晚辈们就会将丧事交由店里来办。然后,店家就安排人员在街边搭一个大棚,请一批歌手,放声的歌唱,浪漫歌曲,流行歌曲,什么都有,那嘈杂的大音响,两里地都能听到。
街边办理丧事的大棚
一开始来重庆那几个月,我的住所离一家“丧事一条龙”的店铺不到100米,于是,经常要忍受强大的歌唱声折磨。后来,因这事向驻在办丧事旁边街道办反映,没想到街道办的工作人员跟我一样希望有人来管理,他们说这些连派出所都管不了的事他们还怎么管。听他们这么一说,我便放弃了。
社区街道办上面就是丧葬店铺
为了逃离这种折磨,我只得搬到别的住处,离那里比较远,可还是时不时的听到那样的歌声,后来才知道,离我新搬的住处500米左右也有一家这样的店。再后来我总算明白,只要在人们密集的居民区,都会有这样的店铺,一旦有了生意,街道旁、人行道、市场边、小广场、社区门口等等,只要有空地的地方,就是他们办事的场所。
对于这种事情,我原本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谁家没有老人,谁又没有老的时候,一旦老人去世,风风光光送走老人也是晚辈的心愿。但我无法理解的是,这样的店铺为什么要开在居民区,难道就不能离人口密集的居民区远一点吗?就算开在居民区,能不能不要那么大声歌唱到深夜,这么吵吵闹闹的,即使在世的老人也会觉得不安宁,难道去世的老人就会觉得安宁吗?
客人在大棚内打牌娱乐
希望当地政府能够规范一下这种行为,或者规划一些远离居民区场所来做这个行业,既能延续当地的习俗,又能还市民一个清静的居住环境。针对重庆的这种习俗,网友,你怎么看?
老人去世后,做七,怎么做?我是湖北武汉的
老人去后,家人思念去世的亲人,会做七悼念,一般做七个七,即49天,分头七,二七,…,七七,各地风俗不同,可以摆些贡品,烧香,摆案,也可以请法师,只是一种形式,寄托家人的哀思。
问一下老人过世60岁过生日可以请和尚念经吗?
可以,老人过世后,为他念佛诵经,这是超度行为,为老人超度,可以帮助老人的灵魂减少痛苦,得到幸福,所以,超度是大孝行。
超度的黄金时期,是人过世后的49天内。如果过了49天,超度也是有效果的。超度是借助佛菩萨的力量,帮助过世人的灵魂。佛法告诉我们,大多数人死后,灵魂都会非常痛苦,只有少数在世时有大量的行善积德,过失很少的人除外,所以,我们欲求来世的幸福,就要珍惜活着的机会,好好的改过,行善。
在人的过失方面,有一些过失,是我们不学佛,就难以觉察的,比如杀生食肉,这个行为在世人看来,是正常不过的,但从佛法的角度来说,杀生是大恶行,是有恶报的。
在佛法中,为我们讲述的来世上天堂,或重新投胎做人的方法,就是持守五戒和十善的水平。
五戒是:一不杀生。 二不偷盗。 三不邪淫。 四不妄言。 五不饮酒。
十善是:一不杀生。 二不偷盗。 三不邪淫。 四不妄言。 五不绮语。 六不两舌。 七不恶口。八不悭贪。 九不嗔恚。 十不邪见。
从中可以看出,能上天堂,或重新为人,条件是很高的。大多数人都会去三恶道受苦。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的老祖宗苦口婆心让我们积德的根本原因。
更多的佛学知识,推荐一本书给你看下,净空老法师著的《认识佛教》,佛法为我们讲明了这个世间祸福的根源,人生的归宿,意义,我们如何离痛苦得幸福如意之道,很是值得我们学习。这本书可以寺庙里请到。
(佛法中谈到的人生的归宿,我们现在是人,那有没有来世呢,来世会变成什么?有没有永恒的生命?另外,来世能幸福吗?还是痛苦?有没有既让自己幸福,又让所有的众生能感到幸福的办法呢?这一点,佛法有详细的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