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事杂谈 > 正文内容

冥想超度

admin81年前 (2023-07-21)法事杂谈362

冥想超度

冥想超度

1.有神论和无神论是相对而言的,如果你认为有神论的“神”指的是独一无二、无上权威、自有永有、超越一切的主神,如基督教的上帝和伊斯兰的真主,那么fo教是无神论。如果你认为有神论的“神”指的是有凡性的、众多而不完美、不究竟的神,如中国道教所描述的仙人、北欧神话中的奥林匹斯诸神,那么fo教是有神论。因为凡圣是相对的,所以我们称天道众生为神未尝不可。但是fo教不承认创造一切、独一无二的真神。

2.理解第一个问题之后就可以理解这个问题。“终极”真理并不存在,因为“法”本身并没有高下之分,无谓“终极”或“不终极”。没有一个具体的、有形的恒常的真神,也就不存在一个“制定者”或“负责人”,因为“fo”本身就是“法”,“二者”本为“一体”,无高下先后。真理的体性是不具有人格或神格或fo格的。也可以说出世法和现世法——用于指代“终极”真理和“普通”真理——两者也是相对的,全部包含于“法身”当中。由于这个概念过于抽象,所以fo也会把法身的概念具象化,这就是“大日如来”,也叫“毗卢遮那fo”。大日如来是法——宇宙、真理、一切有、一切无的“fo格化”,也就是“拟fo化”,而并不是一个具体而有形的存在。《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斜道,不能见如来。彼如来妙体,即法身诸fo,法体不可见,彼识不能知。”这里的法体就是法身,也就是所谓的“大日如来”。

3.1和1、2一样,杀生也是相对的。在《俱舍论》(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中对于戒律(杀生为例)的论述是:1,是众生。2,众生想。3,起杀心。4,起杀行。5,断命。满足5种因缘之后结杀生罪。也就是说具体到“杀生”的结罪与否,和这5因缘密不可分。另外杀生结罪的“大小”,也和死者本身的果报有关。死者本身的苦越重、报身越低等,他所受的死亡之苦本身就极有可能是果报中的一部分,所以杀死此类众生的结罪更轻。死者本身的福越大,他所受的死亡之苦就更有可能是横加而来,杀死此类众生结罪更重。所以杀生不可避免的结论是成立的,但是因为杀生而造的业或度众生而得的福却不一样。

3.2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对于有性(这里的性指的是体性)和有情的界定。植物被界定为有性无情、动物被界定为有性有情,这就是“有情众生”的边界。你可以参考生物学上对于动物的定义来定义有情。我个人的定义是:因为有情,所以必须至少要能思考——更低级一点说,要具有神经结构。也就是说一个生物如果具有神经结构、满足用电、化学信号在体内快速传导(而不是植物的机械和化学信号),就被定义为有情。所以在我的定义下,单细胞生物、浮游植物、乃至真菌不满足这样的条件,故而不算是有情;而具有一定复杂结构的、存在于恒河水中的寄生虫和浮游动物——这更接近于释迦所说的“八万四千虫”则是有情。

a.成fo的“机会”确实是不平等的,否则就不会有“一阐提”的说法。但是即使是阐提,在体性上还是有成fo的可能(也就是“fo性”)。

b.如你所言,成fo“机会”——更确切一点来说,是时间的长短、或者说是时机——对于各道众生是极不平等的,否则也不会有极乐世界一劫修行,相当于娑婆世界一月修行的论断。但是由于体性上都可以成fo,也就是在fo性上平等,而由于业力左右而导致外化不同,所以才有八万四千法门、大乘菩萨竭尽所能找各种各样奇怪的方便法门来度人。

P.S.我从你的问题来看应该是对fo教进行了一定研究而又想找茬的,希望我所使用的语言你能理解。

刘禅的”禅”是读chan or shan请分析

禅 读chán的人可能较多

但是查下字典发现好像shàn更贴切

附:

buddhistzen

chán

〈宗〉禅(ぜん)。

坐禅

坐禅(ざぜん)する。

仏教(ぶっきょう)に関(かん)するもの。

禅杖

禅杖(ぜんじょう),锡杖(しゃくじょう)。

shàn

位(くらい)をゆずる。

chán

(形声。从示,单声。从“示”,表示与鬼神有关。(shàn)本义:古代帝王辟基祭地) fo教语。梵语“禅那”之略。原指静坐默念 [deep meditation]。如:禅法(fo法);禅坐(指僧侣端坐静修)

chán

表示与fo教有关的事物 [Buddhist]。如:禅门(fo教禅宗的教门);禅床(和尚用来打坐和睡觉的床)

指禅房 [a monastic room]。如:禅室(禅房);禅阁(禅房)

另见shàn

禅房

chánfáng

[a monastic room;Buddhist temple] 寺院建筑的一部分,僧徒尼姑的静修居住、讲经颂fo的房屋,也泛指寺院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禅机

chánjī

[Buddhist subtleties;Buddhist allegorical word or gesture] fo家禅宗所传播的机要秘诀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红楼梦》

禅林

chánlín

[Buddhist temple] fo教寺院的别称

禅师

chánshī

[honorific title for a Buddhist monk] 敬辞称和尚,尤指有德行的和尚

法海禅师

禅堂

chántáng

[Zendo;meditation room in a Buddhist monastery] 参禅处所;僧堂

同入禅堂

禅院

chányuàn

[Buddha Hall] fo教寺院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禅杖

chánzhàng

[Buddhist monk’s staff;Buddhist cane] fo教指僧人坐禅欲睡时用以敲击使清醒的杖,后泛指僧人所用的手杖

禅宗

chánzōng

[Chan sect;Dhyana] 大乘fo教在中国的一个宗派,着重以静虑和高度冥想作为超度救世的法门。相传如来以心印付嘱迦叶为禅宗初祖。二十八传至达摩,来中国,为东土初祖

shàn

(形声。从示,单声。从“示”的字多与鬼神祭祀有关。本义:古代帝王祭地礼)

同本义 [worship]

禅,祭天也。——《说文》

正失禅谓坛墠。——《风俗通》

注:“除地于梁甫之阴,为墠之祭地也。变墠为禅神之也。”

禅于始衍。——《史记·卫将军传》

禅,祭地于梁阴。——《续汉书·祭祀志》

封禅刻石纪号也,是墠为祭地,坛为祭天。

是以封泰山而禅梁父。——《大戴礼记》

让位 [abdicate]

帝王让位给他姓

遂禅之。——《书·尧典》

禅五世。——《史记·惠景间侯者年表》

帝光禅位于虞舜。——《三国志·文帝纪》

又如:禅位(将帝位传让给别人);受禅

也指传位于继承人

至孝惠时,唯独长沙全,禅五世,以无嗣绝。——《史记》

又如:禅文(禅让皇位的文书);禅诰(禅让皇位的诰书)

传授 [hand over]

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式相禅。——《庄子·寓言》

而不知其禅之者。——《庄子·山水》。司马注:“授予也。”

又如:禅代(替代);禅变(变化);禅化(变迁转化)

引申为继承 [inherit]

四先生殁后,广仲尚能禅其家学。——全祖望《书宋史胡文定公传后》

形 通“殚”。尽 [exhausted]

尧能禅均刑法以仪民,言其德无所不施。——《周礼·春官下·大司乐》郑注

通“擅”。独断专行 [make arbitrary decisions and take peremptory actions]

善禅其主,以集精微。——《韩非子·说疑》

另见chán

禅让

shànràng

[abdicate and hand over the crown to sb.] 中国古代历史上统治权转移的一种方式,皇帝把帝位让给他人

(禅)

chán

ㄔㄢˊ

fo教指静思:坐~。参(c乶 )~。~心。~机(fo教禅宗启发门徒悟道时使用的隐语、比喻以及带有暗示性的动作等)。~宗。~定。

特指fo教的:~师。~杖。~林。~堂。

郑码:WSKE,U:7985,GBK:ECF8

笔画数:12,部首:礻,笔顺编号:452443251112

buddhistzen

(禅)

shàn

ㄕㄢˋ

帝王的祭地之礼:封~。

帝王让位给别人:~位。~让。受~。

事物更(g昂g )代。

郑码:WSKE,U:7985,GBK:ECF8

笔画数:12,部首:礻,笔顺编号:452443251112

buddhistzen

禅的历史渊源

郑码:WSKE,U:7985,GBK:ECF8

笔画数:12,部首:礻,笔顺编号:452443251112

1、中国上古五代帝时期的创举。

尧帝是首推禅事亘古第一人,禅的鼻祖。禅的创始人。

2、尧帝过世若干年后,随着fo教的传播,借用了禅的概念进行传播。才有了fo教的定义。 禅,通“蝉”,万变而不离其宗,如蝉(蚕)与蛹,鸡与蛋,因缘使然,轮回变化,无有先后,无有始终,不同时空,不同体态,终是其宗!

禅变,禅让,不论咋变或让位与谁,终是其精神之延续。

不论是禅变还是禅让,果终是因母鸡觉识而随缘精进造化之物。

故禅之变化,等同敬畏,皈依法不堕饿鬼,贪嗔痴迷,轮回之苦,无有穷尽,唯禁与敬方是尽头。 一、禅(shàn )

(1)帝王的祭地之礼:封~。形声。从示,单声。从“示”的字多与鬼神祭祀有关。本义:古代帝王祭地礼。

1)

同本义 [worship]

禅,祭天也。――《说文》

正失禅谓坛墠。――《风俗通》

2)

注:“除地于梁甫之阴,为墠之祭地也。变墠为禅神之也。”

禅于始衍。――《史记·卫将军传》

禅,祭地于梁阴。――《续汉书·祭祀志》

封禅刻石纪号也,是墠为祭地,坛为祭天。

是以封泰山而禅梁父。――《大戴礼记》

(2)事物更(gēng )代。

(3)帝王让位给别人:~位。~让。受~。

1)禅让,让位,传位,易位。

遂禅之。――《书·尧典》

禅五世。――《史记·惠景间侯者年表》

帝光禅位于虞舜。――《三国志·文帝纪》

2)禅,禅举,善举,德举,道举,真举。

3)位 皇位,帝位,座位,位置。

4) 受禅:禅位(将帝位传让给别人);

5)也指传位于继承人

至孝惠时,唯独长沙全,禅五世,以无嗣绝。――《史记》

6)禅文(禅让皇位的文书),禅诰(禅让皇位的诰书);

7)传授[hand over]

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式相禅。――《庄子·寓言》

而不知其禅之者。――《庄子·山水》。司马注:“授予也。”

8)禅代(替代);禅变(变化);禅化(变迁转化)。

9)引申为继承[inherit]

四先生殁后,广仲尚能禅其家学。――全祖望《书宋史胡文定公传后》

(13)通“殚”。尽[exhausted]

尧能禅均刑法以仪民,言其德无所不施。――《周礼·春官下·大司乐》郑注

10)通“擅”。独断专行[make arbitrary decisions and take peremptory actions]

善禅其主,以集精微。――《韩非子·说疑》

11)禅让(shànràng)

[abdicate and hand over the crown to sb.] 中国古代历史上统治权转移的一种方式,帝王把帝位让给他人。指中国上古五帝时代实行过的一种特殊的王位继承制度。相对于父子相继的继位制度,“禅让”制度是指“逆父子相继的继位制度”。“禅”指“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指“让出帝位”。

禅那:fo教语。可略为“禅”。指静坐默念 [deep meditation]。如:禅法(fo法);禅坐(指僧侣端坐静修)

二、禅 (chán)

(1)表示与fo教有关的事物 [Buddhist]。如:禅门(fo教禅宗的教门);禅床(和尚用来打坐和睡觉的床)

(2)指禅房 [a monastic room]。如:禅室(禅房);禅阁(禅房)

禅房(chánfáng)

[a monastic room;Buddhist temple] 寺院建筑的一部分,僧徒尼姑的静修居住、讲经颂fo的房屋,也泛指寺院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禅机(chánjī)

[Buddhist subtleties;Buddhist allegorical word or gesture] fo家禅宗所传播的机要秘诀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红楼梦》

禅林(chánlín)

[Buddhist temple] fo教寺院的别称

禅师(chánshī)

[honorific title for a Buddhist monk] 敬辞称和尚,尤指有德行的和尚

法海禅师

禅堂(chántáng)

[Zendo;meditation room in a Buddhist monastery] 参禅处所;僧堂

同入禅堂

禅院(chányuàn)

[Buddha Hall] fo教寺院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禅杖(chánzhàng)

[Buddhist monk’s staff;Buddhist cane] fo教指僧人坐禅欲睡时用以敲击使清醒的杖,后泛指僧人所用的手杖

禅宗(chánzōng)

[Chan sect;Dhyana] 大乘fo教在中国的一个宗派,着重以静虑和高度冥想作为超度救世的法门。相传如来以心印付嘱迦叶为禅宗初祖。二十八传至达摩,来中国,为东土初祖。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字并没有(dān)这个读音,读作(dān)的是衣字旁的“褝”,新华字典中对于禅这个字也并没有标注其拥有第三种读音或者通假读作(dān)的字,请广大朋友千万不要念了白字。

Amma印度道场|Amma帮助“升级系统”

Amma印度道场|Amma帮助“升级系统”

1

昨晚的Amma的拥抱

……

在Amma的怀里,我的内在自动在不断念着Ma Ma Ma Ma……

Amma在说着“亲爱的……亲爱的…… 亲爱的……”

两个能量,两个方向在流动,交织在一起, 第一次这样的感觉。

……

2

被拥抱后冥想, 回到自己的房间, 自动进入了冥想状态:

感受第三脉轮的疼,

看着第三脉轮,

慢慢的,

第三脉轮变成了地球

……

冥想状态中,

我的整个意识中一处是地球,

感觉自己的意识是无边无际的宇宙……

……

刚开始的时候感觉很美好,

看着意识中的地球,

内在的信息:

这是人类从伊甸园中“坠落”后的“失乐园”

……

其他、其他信息

……

过了一段时间后,

内在开始感到恐惧,

因为感觉意识在越走越远,

而头脑的控制不在,

完全失去了对自己的意识的控制,

完全没办法找到与控制自己的意识中心的感觉

……

这是个自己从来没有的意识的感觉,

恐惧对自己头脑的失控

……

……

把自己拉了回来,

找喜马拉雅听了快乐的音频,

意识落了回来。

……

3

一晚上的梦:

转了学校。

去了条件更艰苦, 离中心更近的学校

……

直到今天经历了早晨的念经、晚上的Amma唱诵,才明白昨天究竟发生了什么。

4

今天早晨刷着朋友圈,看到实在是“看似灵性,却很小我”的内容, 内在模式般的升起了评判……

曾经觉察这个评判很多回,今早却发生了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一个事情:

在我的评判进行时,

我的内在一个更大的声音升起:

这是小我,

小我才需要比较、评判别人的不好,证明自己的存在,自己的好

……

……

这个觉察升起,

本来会让我产生一系列纠结的看着那么让人难受的朋友圈中的“灵性小我”, 我却没有了接下来的反应……

内在另一个声音:

“那么多的轮回,

那么多的宇宙存在

……

数不清的轮回,

数不清的宇宙存在方式,

评判高低、 比较高低的本身,

就是小我的无知与愚蠢……”

……

我的内在经常运作的这个模式,

今早,

在这个发生下,

静止了

……

看朋友圈,

比平时少了好多“心堵”……

哈哈哈

……

5

一晚上的梦,

我拖着很疼的第一脉轮,

参加了早晨Amma这里的一个多小时的念经

……

念着Amma的名,

我的意识继续在冥想状态下运作。

为什么今早那个经常让我“心堵”的点消失了

……

一边念经一边明白:

是因为昨晚Amma拥抱后的那个灵性体验

……

你的意识中是整个宇宙,

你看到地球只是一个小点……

多少亿年的轮回与进化。

又为何在纠结这一些人的小我与“灵性小我”?

……

……

继续念经,

想明白了一些问题

……

生命这么的美好,生活这么的美好……

为何留恋过去,担心未来?

……

这不是什么鸡汤的文字,或大脑中的一些想法,而是内在意识在那个当下最真实的体悟。

……

感慨Amma给予看到整个宇宙的体验:

最广阔的体验, 最没有时间与空间的体验,

却让内在悖论般的生出了对当下与最身边生活的爱。

6

前几天和Amma中心住了20多年的占星师聊天,

我们聊了很多,

关于能量体,关于宇宙中的其他星球与能量存在, 关于帮助灵魂超度,关于能量保护

……

我说:

我这些年这些都亲身体验过, 但是为什么我的内在还是不完全整合这些呢?

她说:

因为头脑。

头脑恐惧当你的意识不断扩大,头脑就会消失

……

……

昨晚的体验,整个宇宙

……

再次明白了头脑的限制。

明白了为什么所有灵性传统,最核心的都在讲去掉头脑统治的重要:

头脑转的再快、容量再大……

也真的不够容纳那宇宙意识。

头脑再聪明, 它和灵魂比起来, 却也真的只是个“小孩子”, 容量有限、眼界更有限……

头脑无论如何, 不应取代灵魂的体悟与心中的爱,成为人们存在的主控室。

……

人们问Amma, Amma你对这个世界的感知是什么样子的呢?

Amma一般不回答这样的问题。 但是人们一次次都的问,

Amma说:

“地球, 只是我的意识中的一个小点点……”

……

昨晚那个Amma拥抱后赐予的体验, 也更近一步明白了, 为什么Amma全部的感受所有我们的苦难, 却能够不被影响?不执着?

因为她的意识中, 是整个宇宙啊……

空间无限、时间无限

……

在最广大与最聚焦,

最深刻的爱与最不执着的“空”之间自由切换……

7

晚上Amma的唱诵,冥想中内在看到美赫巴巴讲的意识的7个层次

……

计算器不了解计算机的运作内在系统。

但是在真正的修行中,

我们的意识与内在系统却可以不断升级

……

灵性成长,

真的不是那一篇篇“朋友圈灵性”文章……

甚至那多少个图书馆的藏书也不是全部灵性

……

因为你早就知道,

看似明白再多道理, 却改变不了你的生命状态。

因为你的意识状态没有改变。

意识范围没有扩大,意识层次没有提升。

灵性是你必须实修,

实修中你会有不同的意识体验。

灵性成长是伴随着的你的整个意识的变化与扩张的,

你亲身能体验到的你的意识改变、生命改变

……

081417 在Amritapuri

五台山游记:我在fo前不许愿

一.享有一个fo心

? ? 早已依fo,却与五台山时隔数年,才一览圣容。驶进五台山台怀镇的时候,坐在车里,突然有一种沉重感,座落在山巅,远处、近处深红色的寺院开始闪现,它们有一种引力,莫名其妙地从心底流淌出暖色的红流,形容墙壁,压在血管里。我的眼睛开始潮湿。会不会留下?成为我进入这样一个千古圣地最初的心念,会否留下?就如同经常默念的fo号,已经成为心灵的一部分内涵,阿弥陀fo,不舍不弃。

与夫人,还有两个友人,一行四人,住在明清街的莲花精舍酒店,古香古色,屋内的梵香扑鼻而来,时不时有一种熏意从鼻尖,冉过千百年的fo香。从这里到五爷庙或者殊像寺不远,落雨纷纷,在朦胧中,僧众穿梭在湿润的板石路与寺院间,他们静默,步履轻盈。只有香客们在雨中犹豫,他们在太多的寺庙前游走,祈愿找一个灵光的菩萨许下心愿。

? ? ? 在殊像寺,夫人还了愿。我在寺院里寻找释迦摩尼的大雄宝殿,很多年不轻易拜fo了,只拜释迦摩尼。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这里的庙宇大都供奉着文殊圣象。在五台山众多fo教门派的供奉里,可以看出历史上中国fo教的门派林立,各种fo法的继承与修行种类繁多,这也是释迦摩尼的精神实质,八万四千法门,依个性修行,终得解脱。我与fo缘,只因心性,在某种苦楚里,觉悟fo法。总有一种机缘在等着你,苦难也罢,幸福也罢,fo性本是天生。因此,悟fo有天意,学fo有昭然。文殊圣地,祈愿的是智慧,学fo无非就是学的就是这个智。这个智慧是通天地,广人间,明自性,悲痴怨。慧,在普世,从而殊胜。所以,以文而胜,成为众多菩萨的修成法门。殊,乃绝世之心,不同世俗之意,很多时候,fo法的体会在于心灵的再塑造,意安心静为一隅,更多的时候,所谓开智开悟,就是对于世俗人心,一望便知,一个眼神也就知道心底,但不怨不嗔,顺人心之脉,并去不点破,而是坚守自心,污泥不染。

? ? 我不拜fo,但敬示fo尊,我不下跪,但恭fo如我。所以,我拜fo,单手以礼,另一手以手印通fo。无语而心诵fo经。很多时候,要体会到一种感应,天地昭昭,大千世界的众生相,放眼看过,其实大都一个命运,唯fo唯我,在智慧的升华里,体验一个心灵的感应,这种感应并不虚幻,它有时是一刹那的,但要铭记。这种修行多了,就会生慧心,从而达成fo心。有人问我,fo心是什么?

他“脏”吗?

? ? 爱干净,是正常人的生活习惯,我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水准下,把生活环境搞得干净而温馨,无可厚非。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如今追求一种身体表达的语言,颜值被认为重要。但fo家圣徒们,由于fo学的纲要是这个肉身无论怎么人为装扮,通过物质的,浪费极大天然资源所保持的肉身洁净,都是愚昧的,这个肉身本来就是臭的,越到老年发臭的体味越重,不值得留念供奉。fo家看重修心,让心灵干净至没有尘埃,修成菩提心,心就会染香而恬静,释迦摩尼的修炼过程与达摩法师面壁一样,十年如一日,就是几件袈裟,不经常洗澡,开始时浑身骚臭,在冥想悟道的过程中,灵魂经常游离这个肉身,时间长了,肉身就会转化,因为素食,利用心灵fo法的醒悟,转变身体最深层次的运转,身体的体味会越来越少,修成正果者会身体散香,一个是常年在梵香里熏染,再者就是身体特征的很大改变,如婴儿的身体五脏六腑是很洁净的,所以婴儿体香,很清新,中老年后,因为肉食过多,以及五脏衰变,没有学fo身体的内部转化,就自然体臭了,食肉过多,就会从口气到脚气的臭味越来越弄,我们看狮子与老虎,食肉量巨大,所以体味骚臭。

? ? 世间的肮脏,在虔诚的僧侣眼里,空无一物,他们无觉,即不会有世俗的洁癖,也不会有对于自身自恋状的烦恼。在他们一心向fo的修行里,不存在低廉的自尊问题,在他们看来,这个世界是不值得留念的,最终是修行于解脱与离世心发起。所以,人的七情六欲,在他们的心灵感受里不存在一丝牵挂。五台山这样的僧侣很多,他们在朝圣的愿力支撑下,如西藏教众伏地转山的虔诚一样,通过身体的行为去转变一个人的无常心,去追求fo心的造诣。

? ? fo心,是一种恒长之心,宛若fo祖驻留。

? ? 释迦摩尼认为的“三毒”,贪嗔痴,基本就解析了人生一场,从心灵、情感到人生行为的普遍性世俗特征。fo法,在寻求还原向善,解脱升华的精神操守上,对应了“断舍离”三个修行步骤。断,断世俗之念,包括情感在内的心灵特征都要逐步淡化,对于物质不存占有之心,常守一个清静;舍,即敢于舍弃,除了心灵承载真性以外的东西,身外之物,能够少些牵挂,有fo真性的心,包括这个身体都可以抛弃;离,就是出离心,平静面对死亡,不恐不惧,不患得患失,放弃这个肉身的灵魂载体,证得真实fo法,境界升华,灵魂飞升,进入涅槃。出家者,就是生出的出离心,抛却社会与家庭,在fo前皈依,供奉fo法,了却fo缘。

? ? 我不行,只能有一个初本fo心,源于fo性天然,在一种难得的醒悟里,体会fo法,一身安然,不卑不亢。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虽体察秋毫,但空空如也。情感与情欲,仍然是我的根本,粗茶淡饭,解脱一半,留守一心。真正信fo之人,是一个可以长期交往的朋友,他的底蕴与智慧是可以真正信赖的,他们有境界,不世俗,见识深远,能够面向未来。

? ? 具有fo心,是一个真诚信仰的心灵,不会半信半疑,一半信一半不信,不信的是世俗fo教,就如今天的寺院僧侣,三毒一个不少,境界低俗恶劣。所以,我很长时间进入fo教寺庙,不磕头、不许愿、不敬香、不给钱。有fo心的人,一般都有这个智慧,悟性真法,不会愚痴。

? ? 我抵御不得世俗,所以,一身污秽,穿着干净的衣服,并没有这个伏地膜拜的信徒干净,在fo法的边界,饶幸苟存一个平安,稍具fo心,以一念感万念,在他们祈祷的后尘中,了却一个fo法的情怀。

二.fo从那里来,我回哪里去?

? ? ? 一盏孤灯,在五台山的深处从白昼到月夜,长明。信fo的安眠,从尘世梦醒时分,总有一种心灵的宽厚,在等待着一个机缘。所说末法时代的学fo艰难,在寺庙内喧哗的信众中行走,感觉一种对于自我的伤感,信fo之路,已经如此艰险,在一个fo性的必然里,总会生出尘世的盘根细节。需要登高愿望,一个fo来的痕迹,两眼望穿,上下求索。

? ? ? 第二天,去五台山的东台,望海楼。早上秋雨朦朦,遍山笼罩在雨雾中,我们把车停在进山口,爬上东台顶。脚下湿滑泥泞,清新的空气让我们久居城市的人,心肺怡然。边走边聊,山上放养的牛马,似乎并不感冒我们的到来,他们同样在这个圣地,滋养多日,清静而默然。

? ? ? 望海楼,也是供奉着文殊菩萨,但fo塔里供奉了释迦摩尼的坐姿像多尊。我好像寻到归宿,终于可以在释迦fo前,冥想天机。这个时候,我仍然没有心愿,无论是谁,还是什么?终究牵扯我的尘缘还是那样一种特殊的情感。盘在蒲团上,释迦尊像前,两手结了一个手印,为我一个很久去世的亲人超度,我能够完整默诵的经不多,记忆不好,经文的韵律,随着心想的深入,进入境界,大概入定了10分钟,空而拙,一种飞升在这样的时空里感化。

? ? ? 出来笠子塔,舒云卷山,阳光偶尔射过云端。我发觉一个纯粹,在云端之中,吉祥之象纵生,远方的蓝天是一行线,就像文殊菩萨来到此处的脚印,她满怀着对于慈悲的智慧理解,教化愚痴。而我只能是个肉身的存在,只能是一个情缘的存在,学fo,并没有成fo的fo性与机缘,在这个时代,信徒们信誓旦旦,都想成fo,却是红尘焦灼,fo缘丧尽。我没有这个妄想,虽有fo心,但天时无运。我的情缘埋下了前世的种子,那样的业力,促成今天的因果,我会被情所迷,我会为情感肝脑涂地,我无法舍弃自身,更无法舍弃深爱的人。对爱负责,就是对我的fo心负责。

? ? 在云端心旷神怡,我偏偏想到爱情。这绝不是亵渎,这是对于灵魂的再一次诤问。长古的圣地,朝阳每天在这望海楼的眼前升起,释迦摩尼是一个救赎者,救赎苍生,眼界超过云菲,超出我的观望。我仍然是世俗里的甘愿苟且,一切不曾放下,五百年的修行时间,太过久远,我的归处,在爱情得燃烧时分,灼热出一种压抑,在心灵的深处缓缓煎熬。

? ? 身处圣地,我想做爱!

三. 一声fo号

? ? 五台山黛螺顶,是一定要爬的,1080级台阶。

? ? 来的三天,两天下雨,这一天阳光明媚。走台阶的人很多,很多虔诚的信徒,三步一拜,然后屈身伏地,磕着长头登顶。我很钦佩这种愿力,如果他们的fo缘在这样的艰辛中成全,我就相信五台山这个千古fo教圣地的香火。很多学fo的人,其实都有一个障的问题,就是fo心的一种恒长。人生是无常的,除了学fo诵经之外,世俗中吃喝拉撒睡,锅碗瓢盆总在时时折磨着心境,人生还有离别苦,痴怨恨,很多时候,面对突然发生,心境一变,fo之启迪就很快忘掉,随之就是尘世的一切现实考量,还是一切为了这个肉身。用出世的心,尽人事,就是在学习fo法的征程上,fo心如初,不为任意变故所动,一切自有因缘,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业力所报,完成了在世轮回,解脱至生死之间,还是如此。信fo者,应信轮回,唯有看到这样的人生苦难与悲怆,才有可能升起慈悲之心,更好地理解自己的业力,也同时看到他人的业力,看到他人承受的苦难,与我并无二异,就不会起分别心,就有通达天地的深切感悟。

? ? fo祖救赎,只救心。

? ? 黛螺顶,亦叫大螺顶,寺院要买票,8元一位。买票的时候,我在售票口等了半天,里面一个年轻和尚在玩着手机,还笑呵呵着,被手机迷惑。其实,没什么,并不是所有跳出红尘,进入僧侣群体的人都能修成。所以,学fo不迷,就是这样的客观意识。我看着,并没有言语,突然间,灵机一动,一个fo诲的意识闪现,大声高喝了一句fo号:阿弥陀fo。这个僧人突然抬头,意识到什么,面露忏愧,一种很异样的笑容,随即把票给了我。寺庙去多了,其实见怪不怪,今天的寺庙已经是一个生意场,和尚们成为一种职业,他们都有收入,比我要高的多。但是,fo前圣地说fo话,释迦摩尼并不认识认可人民币,一个修行fo法的人,虔诚向fo,要太多这些玩意做什么?

? ? ? 都是一个“缘”字,fo法是缘,爱情婚姻也是一个缘。fo心触动,那千年轮回的造业赋予了一种感性。爱心升起,这是却因情欲造就的百年因果,同样需要某种理性。登山途中的这些结心锁,留住fo心,留住爱心,仍然是往生的造化。我与fo有缘,我与爱人也是有缘,在如此的交集中,能够留下,就如这把锁头上的阳光,一刹那就会变了方向,消失在一场恩恩怨怨的不离不弃之中。

? ? ? 五台山,看来,无法留下我,一无发起的愿心,二就是情缘的力量强大,我愿意在尘世里出离,让心灵更加的洁净,走自己修行之路,我愿意与爱相伴,终老因果。当一种更加接近fo法的守望,自然相成的时候,来之初的那一份沉重轻易就消失了。

? ? ? 我在五台没许愿,这种太过自我的任性,的确是心灵深处的一种真实,fo祖给我的太多,太多,无可再求。文殊菩萨早已经把智慧的种子积淀在我的转世因果中,我不虚妄,也不孱弱。任由这阳光的光芒穿过fo前的香火,从历史到今天,从没有间断过,飘在尘埃之上,随着心灵的振颤而弥漫。明日之后,我又归去,来与不来,还是机缘,我想起风雪,在某个冬日,一场缤纷的大雪落在五台山的山脉间,与诸fo浑然一色。

? 文:张建平

摄影:张建平

法事项目列表
  • 补财库

    补财库

  • 升财运

    升财运

  • 三官开财库

    开财库

  • 三官造财库

    造财库

  • 升职升官

    升职升官

  • 化解太岁

    化解太岁

  • 还阴债

    还阴债

  • 还前世债

    还前世债

  • 还受生债

    还受生债

  • 送替身

    送替身

  • 破小人

    破小人

  • 化解官司

    化解官司

  • 化解童子煞

    化童子煞

  • 和合术

    和合术

  • 观音借库

    观音借库

  • 观音还库

    观音还库

  • 龙王借库

    龙王借库

  • 旺财神

    旺财神

  • 生意兴旺转运

    生意转运

  • 改命换运聚财

    换运聚财

  • 五鬼运财

    五鬼运财

  • 择吉日

    择吉日

  • 补桃花合婚

    补合婚

  • 催姻缘

    催姻缘

  • 催桃花

    催桃花

  • 观音赐子

    观音赐子

  • 拜文昌

    拜文昌

  • 顺星拜太岁

    拜太岁

  • 引渡前世

    引渡前世

  • 化解驳婚煞

    化解婚煞

  • 拜仙家求事

    拜仙家

  • 超度婴灵

    超度婴灵

  • 去除阴灵附身

    去除阴灵

  • 五方贵人扶持

    贵人扶持

  • 万能退病

    万能退病

  • 驱邪病

    驱邪病

  • 催还钱/催欠债

    催欠债

  • 考试金榜题名

    金榜题名

  • 学业顺利开启智慧

    学业顺利

  • 文昌升运

    文昌升运

“冥想超度” 的相关文章

《太上三生解冤妙经》堕胎婴灵回向文

《太上三生解冤妙经》堕胎婴灵回向文

太上三生解冤妙经尔时寻声救苦天尊,与诸侍从巡游十方世界,化度众生,出离苦海,令归正道,不入邪宗。观见西方于内一国王,号净梵。此国人民多生淫杀,不造善功,多沉地狱,多失人身。念彼众生,遂即化身下降。其国王夜梦神报,来日天真自东而至,何不迎之。王心不寐,坐而待旦,诏众...

我们为什么要拜太岁,太岁神是凶神吗?

我们为什么要拜太岁,太岁神是凶神吗?

    俗话说:”太岁头上动土。“意思是说在太岁出现的地方或者太岁的方位不能破土兴建。如果动了土就会带来灾祸。后来,民间就误以为太岁是一个专门惩罚人的神灵,碰到了’太岁‘就会招致横祸。其实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   ...

2020年哪几个属相犯太岁?

2020年哪几个属相犯太岁?

每一年都有4到5个生肖与流年太岁相冲。2020庚子鼠年犯太岁的生肖有值太岁的生肖鼠,冲太岁的生肖马,刑太岁的生肖兔,害太岁的生肖羊,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4个属相在这一年的整体运势。属鼠人在2020年的整体运势生肖为鼠的人在2020年即是本命年又是值太岁之年,两者相...

夫妻六戒,给对方看一看

夫妻六戒,给对方看一看

一戒不要在外人面前争吵夫妻在生活中难免有磕磕碰碰但不要在别人面前争吵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在朋友和家人面前要给爱人留足面子要彼此认错,彼此饶恕二戒不要在儿女面前争吵吵架时须避及子女让子女看见父母吵架则在幼小心灵留下阴影父母的关系是儿女安全感之所在三戒不要在对方生病时争吵吵架也有一定的时间在对方生病时还吵架...

超度是道教的

超度是道教的

超度是道教的 超度 佛教或道教指诵经等使鬼魂脱离苦难。 超度众生:从苦海中拯救人类 一般人却把超度两字,仅拿来当做超度亡灵之说,这种言说不很正确,超度的实际意义是超越生死,共度涅盘彼岸,是名超度也。超度的对象有三点立场,何等为三? 一、现生中能令迷妄者,邪见者,导归正见(梵...

道教超度的话语

道教超度的话语

  本文目录一览:   1、四有三恩尽沾恩这句话的意思?   2、“急急如律令”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有什么历史渊源?   3、有关报师恩的诗句   4、道士驱鬼时为何总要念急急如律令, 这句话是啥意思?   5、佛家关于金刚护法的诗句   四恩者:   “天地”...

命好收30 命差不收费 微信:st-3139
点击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