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关于往生超度
佛教关于往生超度
往生,一般是指舍娑婆世界,往西方极乐世界去莲花化生。去娑婆世界往弥陀如来之极乐净土,谓之往,化生于彼土莲华中,谓之生。
所以经典上,佛陀很多地方要我们“舍此往彼”,“舍此”是舍离目前这个火宅、苦海。“彼”就是彼国,就是极乐世界、弥陀的净土。“生”是莲花化生,意谓着是解脱生死轮回,超凡入圣,必定成佛。
经典上提到的“净土”有很多种,有弥陀净土、弥勒净土、东方净土、灵山净土、众香净土等等十方净土,可是现在“净土”这两个字就只有志求往生弥陀净土的这个念佛法门在使用。
佛教里的往生是不是真的?
往生是修行的过程,但修行是为了往生。人在世间所作所为决定你的去向,人间往生不是目的,修行是目的,但往生又是修行的终极结果。人、畜等在世间都会经过轮回,生前所作所为决定去向,当善终时才会往生,精神与灵魂会根据你生前作为往生到不同的极乐世界。你等说的超度,也要看超度僧人的道行,能超度到哪一层,超度每一层都有不同的罗刹、阿修罗等,和人间一样,“他们”也有功德业利,都得不会一下就超度到人、或者上天的。人死后,往生超度,也要看此人生前作为,不可强行超度。地藏经也不是谁都可以念得起的。
关于往生牌佛有开示吗?
佛经中没有见到关于往生牌位的经文。往生牌位,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系:
1.寺院在助念仪式或超度仪式中,需要念亡者的姓名。
关于超度需要念亡者的姓名。在《瑜伽焰口》中有这个仪轨,在《西藏度亡经》中也讲了需要念亡者的名字,在寺院道场立牌位主要展示姓名的作用。寺院在诵经回向时,方便回向。
2.给亡者立往生牌位,大概借鉴了佛教为高僧建塔供奉舍利有关,古代高僧圆寂后,都会建塔供养舍利,塔上有高僧姓名。后人以鲜花、香烛在塔前供养祭祀,寺院中往生的牌位也有这种意义。寺院中的往生牌位前,每天都会烧香、供果的。
3.原始佛教中,本来没有立牌位的。佛教传入中国之后,超度仪轨,寺院往生牌位,借鉴了儒家祭祀的牌位的做法。
佛教是怎么处理死后的
佛教叫做临终关怀
最好是在人还没死前就开始。死了再来做就有点晚了。
临终前要提示他,念佛求生极乐世界。开示他放下身边的一切牵挂不舍。
大家一起帮他念佛,不要间断。期间最好能做点功德回想给他——放生,印经书,布施等
在命终后,要继续念佛给他,不要移动碰触他的身体,神识还没离开身体,碰他会很痛苦。最好是24小时以上,再移动。期间隔一段时间给他开示念佛,放下。也要向他的冤亲债主开示不要障碍他往生极乐世界。
如果大家做的效果好的话,那么亡人在死后三天内面貌栩栩如生,身体柔软如棉,给他穿衣服一点不会费劲。最后身体都凉透了,看哪个地方还有温热,就是神识从哪个地方出去的
,越是身体上部分,去的地方越好。
死后最好还要每天念一次佛,每隔七天做一次超度,念地藏经。做七个,第49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