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事杂谈 > 正文内容

台湾超度流程

admin82年前 (2023-07-21)法事杂谈593
加微信:54648273 可免费领取 2025年运势报告

台湾超度流程

台湾超度流程

丧葬礼仪 生与死,是人生之大事,尤其『死』是人生的终点,所谓「人死为大,丧之以礼」, 可见丧葬礼仪的重要性。台湾人对死亡的观念是灵魂不灭,认为人就是肉体灵魂的结合。死後,肉体归於尘土,而灵魂离开身体存於宇宙之间,同时灵魂对其子孙会加以保护,因,此子孙要尽孝,死後, 子孙要祭祀。 一般台湾的丧葬礼仪大约可分为如下的部份:

🎉 每月可免费在极云观供灯
微信:54648273

1.临终

(1)《搬铺》:病重临危,则病人由床房移至正厅中临时铺设之板床,称 为搬铺或徒铺,凡男女成人,中年以上有配偶子嗣而死,谓之「寿终」 ,而依古礼,男徒正寝,女徒内寝。惟徒铺为男移正厅正旁(右侧), 女移倒旁。如是,徒移正厅,认为死者能在家中最好地方死得安定。俗 以死者在睡床上,死魂将被吊床中,不能超度,因此,未成年者夭折, 虽不移正厅,亦移床前地上。家有长辈,亦不移正厅而移护龙(侧屋) 。凡被搬铺,已知将离此世,召换家人留遗言,分配遗物,此谓「分手 尾钱」,嘱家人预备丧事。

(2)《竖魂帛》:死後,死者身上盖「水被」(白布中央缝红绸之被布) ,以银纸或石头为枕,并在死者脚边供「脚尾饭」(米饭一碗,饭上置 鸭蛋一粒及插筷子一双),烧银纸,点香烛,意在充其食用及路费,并 照明其行路。另以厚纸或白布,上写死者姓名,死亡年月日,作「魂帛 」暂代位牌,供於正厅一角,燃烛烧香,谓之「竖魂帛」。又取下厅中 天公灶,及以布遮盖神明、祖先的灵位(此於纳棺後始恢复原状),其 他如将碗器击破其一,门联上斜贴白纸条,烧纸制小轿借以对天奉告死 亡,门前置香案等,类此均为丧家之表示。

(3)《开魂路》:至弥留状态或於死亡之後,即请道僧诵经「开魂路」, 乃由道僧制「旛仔」,男者绿色,女者黄色,三四尺长白布,上写死者 姓名、生、死年月日,将之悬於有叶竹枝。旛仔,葬仪时由丧家长子执 之,作为领先标志,灵时烧掉。

(4)《乞水》:死後,家人穿孝服,往河边「乞水」。即掷筶,以铜币投 於水中,为买水之意。水乞回後,用竹端挟白布沾之,由父母双全之「 好命人」以拭净死者,或仿作其状为仪式。

(5)《剃头》:男屍理发称为「剃头」,请理发师为之,亦叫「剃死人头 」,价钱超出生人十倍以上,且须用红包讨吉。女屍梳粧,则由长媳为之,须跪下哭呼恭敬梳理,但忌眼泪滴在死人身上。

(6)《换寿衣》:继而为死者洗身後换寿衣,称「套衫」,使用之栉具折 断之,一片弃於路上,一片置於棺内。为死者穿服之寿依,系用死者生 前寿辰由其儿女赠制之「张老衫仔裤」,女之寿衣即用婚嫁时穿之「白 布衫、白布裙」。寿衣至少五件多至十三件,但须奇数,不能用偶数, 因丧事只可单不可双,以避免不吉,此由孝女负担。

(7)《抽寿》:换寿衣後,另有「抽寿」之俗,则丧家人均食面线(寿面 )煮乌糖(亦称红糖)者。糖原用於吉事,丧事反而用糖,盖此假借化 凶为吉,故俗称抽寿,据说死者年岁可添加於子孙寿命,为吉兆。

(8)《哭路头》:家中有人去逝,要召集族在死身边大声恸哭,但在还没 死去前,无论如何,都不能在病人前哭泣,以免意外刺激。号哭时,要 脱下帽子和鞋子,妇人要摘下发上饰,并把鞋底下的木板块拿掉,男人 也要把鞋皮和饰品拿掉,近亲也是一样拿掉所有的饰品,一律穿著素服 。男人在死者床位东边,女人在床位西边号。出嫁的女儿,在听到讣音 後,随即穿著素服奔回娘家,於靠近家时,沿途听爬号哭。出嫁的女儿 ,在听到讣音後,随即穿著素服绝,此时大家悲由心生,一屋尽是号哭 声,号哭的内容多为怨死者为何不长寿。

(9)《惊猫》:在屍体体温尚未完全冷却的时候,要安顿好四肢、身体, 同时避免被猫接近,因猫属虎性,如果被猫跳过屍体,屍体会站立起来 ,抱走其他的东西,所以安置屍体的房间,要有人通霄看护,如果不幸被猫跳过屍体,屍体会站起来,这时候,扔一秤棒或手扶,让死人抱住 ,死人就会恢复原来侧下的姿势。

(10)《报外祖》:外祖就是母方的曾祖父,母亲死了以後,子女要拿著 半反的白布面回娘家向外祖报告死讯,俗称「报外祖」。外祖得知消息 後,立刻拿枎子到死者家里,门前的桌布要反翻过来,死者的子女在门 外迎接外祖,称为「报外祖」,外祖要问明死因,如果认为有可疑的地 方或看护不周致死,可以用手枎鞭打子孙,由此可见,外祖的样力是很 大的,如果外祖不能来,可由其他亲人代替。待外祖入丧家後,方可入殓。

(11)《守铺》:死後至纳棺期间,丧主等人侍服死者铺侧,称「守铺」 ,以示孝服。又,纳棺後,遗族亦睡棺旁,俗称「困棺柴」

(12)《送礼敬》:人死未殓,至戚亲往吊,俗称「送礼敬」,即至灵前 焚香,丧事限烧香条二支,亲朋转赠则以挽联、挽帏、大银烛、糕仔封 (白腊烛、银纸、糕仔、香条等,以白纸包封者)引丧。

(13)《买寿板》:买棺材避言买棺材,而谓「买大厝」或「买寿板」, 以取吉祥。运棺途上,过桥及十字路处,需留置银纸及小红布条,称为 「放纸」。丧仪时亦要放纸。棺木运回,烧金纸「接棺」,奉入厅中。

(14)《围库钱》:接棺後,行「围库钱」之仪。库钱或称「随身库」, 即冥币,乃由遗族焚烧库钱及纸制库官库吏。其焚化之库钱,灰日後埋 入墓畔。围库钱时须多烧,此为寄托死者转交早前往故之其他家族,俗 称此为「寄库」。

(15)《挂孝》:丧家於门柱「挂孝」贴用白纸,亡父贴斜左,亡母贴斜 右,门外另贴「讣白」,书明死者姓名、生卒年月日。

2.入殓

入殓就是「纳棺」,置屍於正厅一二日,请道士择定时刻,将屍体纳入 棺内,其时刻非常重要,纳棺的顺序下:

(1)《辞生》:纳棺内,备十二种菜碗供祭死者,称「辞生」。此为对 死者表示告别之仪,其仪,由道士取各种食料作给食之状,而念吉祥 之句。

(2)《放手尾钱》:入殓前有「放手尾钱」(留身後钱财)之俗。俗称 「放手尾钱,富贵万年」,以为死者身後留有钱留存子孙为吉兆。则 於纳棺前预先在死者神中存制钱若干,而将倒入揧器中,然後取出, 分与子孙。临终前「分手尾钱」或(分手尾物),其意亦同。分得遗 物如金饰、衣物、钱财等,子孙均极珍重之。

(3)《割 》:丧俗有「割 」者,系以长麻一端击於死者身上,他端 则由遗各执其一段,而由道士念吉句,将丝一一斩断,然後各人将手 中麻丝包入银纸烧之,俗如是可与死魂断绝来往,此後始免被扰。

(4)《洗净》:又於丧事,道士在一盆水中放黑麻油,丧家每人用指头 沾濡此水於眉下处,俗称「洗净」,意为洁净。纳棺、出葬、做功德 时,均有此俗。

(5)《收乌》:纳棺请道士供祭,称为「收乌」,程序如下:

(1):棺材的最底部要放草丝,为的是吸收屍体的水气。

(2):草丝上面还要放烧过的灰,也是用以吸数屍体的水气。

(3):灰上放银纸,充作旅费,银纸上天放库钱,也是前往阴府所用的金钱。

(4):放「七星枋」,乃是写有七星的薄板,七星代表太极。

(5):放桃枝,因为亡魂前往阴间的路途遥远,恐会遇到恶狗,而桃枝可用来驱逐恶。

(6):放一个石头在棺材中,这是认为人死後会复活,而是鬼不是人,由於惧怕,所以放一个石头在棺中,表示必须等到石头腐烂,才能复活,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事。

(7):放一个煮熟的鸡蛋,道理同上,要等到酱油麴发芽後复活。

(8):放一碗酱油麴,道理同上,要等到酱油麴发芽後再复活。

(9):放「过山裤」,也就是登山时穿的裤子,用白布剪个样子,而且一边要缝对,一边要缝错,这是因为亡魂在前往阴 间的登山路途中,如果遇到魔鬼,就拿出裤子丢在路上,魔鬼发现裤子後,一定会穿上,但因有一边是缝错的,魔鬼穿来穿去,要花很多时间,亡魂就不会被魔鬼捉到。 

(10):放「鸡枕」,是用红布白布缝成的枕头,中间放有银纸。

(11):在屍体旁放金器和宝石,为的是鼓励子孙日後能为死者洗骨。

(12):放「水被」,即棉被,盖在死者身上。

(13):放「掩身旗」,这是道士做的白布,长度和棺柴一样,死者有几个子女,就撕成几条,把剩下部份放在棺材中。

(14):放银纸。

(6)《搁棺》:出葬因要择吉日吉地安葬,以致停柩日久,称为「搁棺」或「停棺」。则於收殓後,佣工在棺木上油漆粉刷多次, 以防湿防漏,俗称为「打桶」,以後又在旬祭时,复作 此种油刷。

3.居丧

遗族自死者断气时起服丧,称为「居丧」。死者之卑族者须脱冠履, 披发跣足,妇人则脱去身上装饰品,脱下彩色衣服,男人不穿皮鞋,不著 华服,男女各依其辈份轻重,穿孝服,戴麻冠。

居丧之孝子禁止理发,夫妻不能同房,禁访朋友,参加喜宴及到寺庙 参拜等,此类居丧之俗,尤以殓葬以前为严格,以後直至「除灵」仍遵守 之,以昭孝道。  

(1)《带孝》:服丧之孝服如下:  「麻」─-麻布。子女、儿媳、长孙用之。 「苎」─-苎布。孙、甥、侄用之。 「浅」--浅布。曾孙及其同辈用之。 「黄」─-黄布。玄孙及其同辈之之。 「红」─-红布。直玄孙之儿子用之。(丧事用红色系出自死者有五代子孙,含有引为荣誉意。)「白」─-白布。与死者同辈及外亲用之。 孝帽,大人载「草箍」(丧布圈以绳者),小孩带「荖苞」(丧布叠 摺帽状者)。孝鞋,男用草鞋,女於布鞋上缝丧布。带孝由於孝之轻重,男分白蓝青黄四色,用绒线摺缝小球佩之,男佩 左腕,女结头发。待至「除灵」後依次换其频色,则由「粗孝」换为「幼 孝」,称为「换孝」。 服父母之丧,古时至百日,须服麻布衣而不斩衰,不剃头。过了百日 ,始剃发。用麻布条扎腕,至七旬换白布条,至百日「脱孝」。女儿嫁出 者,其带孝方式多以「手尾钱」寄於生家灵桌上,限於归致祭时,始带之。  

(2)《麻灯》:丧用灯类统称「麻灯」。包括「大门灯」、「柑灯」、「孝灯」、「红灯」、「富贵灯」。

4.出殡

出殡埋葬(俗称『出山』,台湾人自古以来多采用「土葬」,很少用 火葬,这是由於人们俗信让死者能「入土为安」,後来政府曾一度规定, 因传染病而死的人要举行火葬,为的是怕传染病的流行,结果还是很多人 偷偷的土葬传染病死者。本来在遗言中行火葬的人并不多,因规定传染病 者一律火葬,又有一些贫穷人家因钱的问题,而改土葬为火葬,所以火葬 就渐渐多起。男有「招魂葬」,这是由於失踪或溺水死亡的人,由於找不 到屍体,使用其遗物来引魂埋葬。

出葬通常由和尚或道士来主持,日期由择日师决定,程序如左。  

(1)《转棺》:把棺材移至门外布至好的告别式场,内称为「转棺」,如果时间是在半夜,只好略微动一下棺材即可,等到天亮以後再移出。  

(2)《起柴头》:或称「起车头」,就是以「五牲」供奉棺材,五牲乃是由死者出嫁的子孙所赠送,如果死者的配偶已亡,牲礼则要成双成对,若是配偶还在,牲礼只要成单即可。棺材的前面要有几张桌子,把遗族所赠的五牲及外戚送来的礼物排列好,最前面的一张桌子要点上蜡烛并烧香。此时由孝男行三跪九拜之礼,其他遗族也要跪拜,其他遗族也要跪拜,拜完之後,丧主就跪在桌下,对外祖,女婿,孙婿跪拜加以答礼。「礼生」(司仪)要站在供物桌边,主持礼仪,跪拜的人也要听其号令,并指挥外祖,女婿,孙婿的三跪九 拜,在第二次跪拜时,将稻曲放在洗脸盆里,加上酒,是为「奠酒」,再来礼生要为外祖,女婿,孙婿要行三跪九拜并哭泣,俗称其状为「喷土粉」,表示这些人的哭泣带有讽刺意味的,因此也有人戏称「喷埃」。喷土粉後,丧主要在跪拜者的後方随拜。最後由亲戚朋友礼拜,并向丧主跪拜答礼。

(3)《封钉》:和尚或道士於念经後,将棺盖盖在棺木,四端各钉上长钉一只,称之为「封钉」。如果死者是母亲,就由外戚来打钉,打钉的寺候要说好话,不会说的由道士代说,「封钉」的人可得到一 个红包。如果死者是父亲,就由同且是好命人或同辈来说好话和打钉,同样也是有红包,最後钉下的一只钉为「子孙钉」,要轻轻的 钉下,再由丧主咬下来,并削下棺木的一点点,一同放在灵桌上的 香灶里保存,等二天才丢弃。封钉时,道士念的吉利好话如下:

一点东方甲乙木,子孙代代居福禒。

二点南方丙丁火,子孙代代发家伙。

三点西方庚辛金,子孙代代发万金。

四点北方壬癸水,子孙代代大富贵。

五点中央戊己土,子孙寿元如彭祖。

(4)《旋棺》:对钉之後,由道士鸣钟钹为先导,引导孝男孝妇绕棺材三次,称之为「旋棺」,孝妇不论在转柩或旋棺的时候,都要靠棺木上号哭,孝男则跪拜在地。

(5)《绞棺》:旋棺以後,取来木棒放在棺材上,用麻绳好,称之为「绞棺」。绞棺之後,再行「棺罩」,就是以物盖在棺木上,通常是花卉和人物等刺绣,外加五色的「布球」,看来颇为美丽,现今则用毛毡做为棺罩者居多。

(6)《哭棺柴头》:出殡,前丧妇女身穿丧服倚棺而,哭,称「哭棺柴头」。

(7)《吊祭》:起柴头时,外祖女婿等供牲醴「吊祭」。对此,丧家视其费用答以比之多额之回礼。

(8)《发引》:发引就是把棺材扛到墓地。吊祭後,丧葬行列开始起行。一般棺材有四人或八人扛,若棺材很,大则需十交人或廿四人扛,也有三十六人扛的棺材。

(9)《落葬》:就是埋葬的意思。埋葬时,先将棺柩置於墓前,男人在棺的右边,女人在棺左边,哀哭一番而礼拜告别。然後由僧道诵经,又在棺木穿气孔,即在棺木上钻上一孔,使空气流入,以便棺内屍体与地下土气相通,此称「放栓」。

 

(10)《坚灵》:「安灵」是於埋葬後,把亡魂牵引到家中,暂时安置在灵桌的意思,这个时,候,要准备供物,由道士僧侣诵经,行安灵式,遗族也要烧香礼拜号哭,一直到除灵後,每天早晚两次烧香  礼拜号哭。

5.做旬

出葬後,除每日朝夕「孝饭」外,另每隔七日奠旬祭一次,称「做旬」。其各旬旬祭情形如下:

(1)《头旬》:第七日称《头旬》:传说人於死後的第七天,方知自己已死,亡魂会回到家中哭泣,所以遗族在半夜十二点开始哭泣,到第二天中午供养供物,并烧金纸和号哭,「头旬」是由死者的儿子来祭祀,并延请僧道在灵前诵经「开魂路」,道僧举行法忏,多设法坛於葬家(一、二、四、六旬为小旬,奠祭从略。

(2)《做百日》:死後一百天所做的祭祀叫做「做百日」,钱皂人请来和尚和道士,举行盛大的供养,贫人只是在灵前摆供物,由子孙礼拜号哭,在这一天,要由「粗孝」换成「幼孝」。

(3)《做对年》:死後一年的祭祀叫做「做对年」,这一天,出嫁的女儿要回来,以牲醴祭祀,但不请道士,待天亮後,大家一起把孝服脱掉。

(4)《除灵》:於尾旬或「做百日」、「做对年」时「除灵」撒灵桌。古俗,除灵次日,丧家妇女换穿素服,至寺庙行香後,始准回家省亲,称「行圆」,盖视丧中为不祥也。

(5)《合炉》:合灶是在丧事终了後,亡者香灶一部份放在祖先的一部份放在祖先的香灶中,和祖先的牌位一同奉祀,也有的人把新亡的牌位烧掉,把各字写在大牌上。合灶的时间在一年忌前半期的六月或後半期的十月,由於「合灶」为丧事,一般人均不愿在过年时做,有些地方则要满三年才除灵与合灶。

(6)《拾骨》:拾骨就是「洗骨」的意思,埋葬後,经过一定的时间,要把骨头挖出来,擦乾後晒太阳,然後放在「金斗」中。洗骨为台湾的民间习俗,同样要选吉日良辰,请土公拾骨,放在「金斗」时,头骨要朝上,并用绵包起来,细的骨头则用红纸包,如果骨头上的肉都已完全腐掉,表示吉利,反之,成木乃尹或有未腐掉的肉,则对子孙不利,要把肉削掉。洗骨的时间有一定的规定,十六岁以下未成年不做;三十岁以下於埋 葬五年做;四十岁前後於埋葬六年後;五十岁以上於埋葬六年、八年、十二年後,也就是依照年龄而成正比。但「破骨」的人(生辰八字不好的人)不拾骨。古时农业社会,生活步调缓慢,故许多生命礼俗,以一件件琐碎做来 ,但今日工商社会,一切讲求时效,以上这些习俗也就简略多了,所谓「简单、隆重」即可,避免繁复奢华是当今处世之道。

求丧事的流程和时间要多少天?

这要看当地的风俗习惯,一般的现在都是两天,第一天上午吊唁,下午火化,晚上守灵,超度,第二天上午继续超度做法事,中午过完下午去墓地了

两岸风俗大不同:台湾葬礼习俗

死亡是人一生中不可避免的最后一件事。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形成的丧葬仪式,是为了让生者安宁,也为了逝者尽最后一份孝。整个丧葬的过程就是生者与逝者最后最实体的联系。那么 台湾文化 中,台湾的丧葬习俗会跟大陆有什么不同呢?一起来看看吧!

台湾丧葬,沿袭古代中国大陆的传统,以周朝的礼仪为根本,又混和了道教、佛教、阴阳家、风水先生等种种说法,自成一体,别具风格。丧礼的全过程是相当繁琐的。

搬铺。病人病重临危之际,须将病人移到正厅临时搭起的板床上,俗称“搬铺”,若死在卧室,据说“冥魂”会吊在床上不能“超度”。而台湾人相信正厅是家中最好的位置,若能在此瞑日,可谓光荣、幸福。男人要移到正厅的正旁(右侧),女人移到正厅的侧旁(左侧)。

烧银纸。银纸是供亡魂在阴间的旅费,称为“脚尾钱”;还要放一香炉,烧香点烛,为死者照亮赴阴间的路。

人死后,有所谓“哭路头”之俗,即父母亡故,女儿闻讯需立即返家,一边大哭一边诉说父母的养育之恩和自己的悲痛之情等等,一直要哭到有人拿茶给她喝或拿毛巾给她擦脸才能停止。但家属哭嚎,忌泪水滴在尸身上,否则据说此人会发疯。而族中人来到死者身旁,男人在死者床位的东边,女人在床位的西边,一律去掉身上的饰品,着素服,集体号哭。

开魂路。请道士(俗称“乌头司公”)或僧侣来念经。为亡魂超度,开路,引导至阴间。乞水沐浴。亲族穿上丧服以后,就到河边排队取水,称之为“乞水”。回来后请“好命人”用白布浸水,做为逝者擦拭身体的模样,同时口中念念有词:“你现在已经变成神明了,已能和祖先见面”等,这就是“沐浴”。

套衫。为死者准备的衣服(寿衣)有五七件之多,最多可达十一件(但必须是奇数),先由孝男套上试穿,称为“套衫”。孝男穿好寿衣后,拿一个秤子,好像要称衣服似的,这就是告诉死者寿衣是子孙买的,要他穿了去见祖先。

抽寿。“套衫”后,亲人们都要吃用面线和黑砂糖混和而成的食物,因为面线很长,象征长寿,所以称为“抽寿”。“抽寿”完后,要把笠帽和箍丢到屋顶上,表示已将死者的年龄加进了子孙寿命里,以延长子孙寿命的意思。

张穿。孝男“套衫”之后,请“好命人”为死者穿上寿衣。寿衣是于老人生前就准备好了的,有的甚至是出嫁时由别人送的,有的是做61岁大寿时别人送的生日礼物,俗称“张老衫仔裤”。另外,女子出嫁时穿的白布衫白布裙也可做日后的寿衣用。

辞生。尸体纳棺前,死者还要在阳间吃最后一餐,代表与世人告别。与“食酒婚桌”一样,有12种菜肴,依旧由“好命人”做出夹菜的动作,口中还要说些吉利的话。入殓(纳棺)。入殓是整个葬礼的重要时刻,必须请八字先生来选择良辰吉日。

之后的顺序也是非常严格的:棺材的底部放草丝;草丝上面放烧过的灰;灰上放银钱;银钱上又放库钱;放上写有七星的薄板,力“七星枋”,七星代表太极;放上桃技,用以驱逐阴间恶狗;放一块石头、一个煮熟的鸡蛋、一碗酱油曲,表示人死后不能复活;放“过山裤”;放上用红布和白布缝成的枕头,还有银纸,称为“鸡枕”。

在尸体旁放上金器和宝石,为的是鼓励子孙日后能为死者拾骨再葬;放“水被”,盖在尸体上;放“掩身幡”,这是由道士做成的白布,长度和棺材一样,死者有几个子女就撕成几条,把剩下的部分放在棺材中;最后放些银钱。这些仪式统称“收乌”。

纳棺之后,还没有嫁娶的子孙要轮流在棺材旁睡觉,称之为“困棺脚”,一直到出葬为止。

出山(出葬)。出葬通常由和尚和道士来主持,日期则由择日士来决定。

送葬的队伍也很壮观。送葬时,由亲人们护送棺材前往山上安葬,并按传统习俗列队,行列中有整只猪、羊、开路神、放银钱纸、铭旗、孝灯、吉灯、吹鼓团队、五彩旗、风水先生、凉伞、花圈、歌仔戏团、二十四孝花车、掌柩旌官、道士、和尚、金童玉女、纸幡、灵柩、男性遗族队、女性遗族队、送葬亲友等,共约50种。

丧服也是非常讲究的。遗族中的亲属都要穿丧服。男子穿草鞋,女子的鞋上要缝丧布,跟随送丧行列边走边哭。一般前来送葬的亲友来宾,跟随一段路后,找个恰当的地方停下来。棺材也停下来,由丧主跪地答礼,恳辞送葬的亲友,并表示感谢,故为“谢步”。于是,送葬的亲友们便与灵柩告别,而子孙及近亲一直送到下葬为止。

台湾民间至今仍盛行土葬(大城市除外),选择墓地十分讲究“风水”,不惜重金聘请风水先生觅寻“吉地”。台湾多雨水,墓的形状与闽粤地区相仿,多用砖石砌成“椅子形”,外包水泥或石灰。

下葬(落葬)。这是最后一关。墓地的坟墓是事先委托“土公”(从事埋葬洗骨的人)掘好的,待棺木到达时,将棺上的覆盖物取掉,男性跪在棺的左边,女性跪在棺的右边,大声哭号,以示诀别。

和尚和道士念完经后,就开始“放栓”,也就是在棺材的某一部位打孔,然后打进水栓。用意是让棺材里面能通空气,以便早日物化。最后同土公等人把棺材放进墓穴,由丧主先往棺材上埋上,以示尽孝。

最后对土地公烧金纸,对坟墓烧银纸,并收回全部的牲礼,至此葬礼便告完成。

葬礼结束后,由长孙将牌位放在“魂轿”中带回家中供奉,称为“返主”。送葬本为丧事,但返主则为吉事,所以长孙要脱掉丧服,换上浅黄色的长衣。回家后,以预先准备好的菜肴款待帮助送葬者。同时,把神主牌位奉在正厅,僧道烧香、烧纸、读经,家人亦烧香、祭拜、号哭,称为“安灵”。

葬仪三至七天后,孝男及近亲要备牲礼到墓地祭拜,叫做“巡山”域“收灰”、“谢土”。以后还要选一吉日举行完坟仪式。之后,还有许多仪式,如“做旬”、“做功德”等祭礼。

做旬,就是在死者死后的每七天所做的供奉。在这些日子里,早晚要做“孝饭”供在灵桌上,遗族上香烧银纸,妇女则跪地哭嚎。如果是富人家,则请和尚和道士来“做功德”。

最后一个做旬叫做“尾旬”,这要根据丧礼时的“套衫”所穿衣服的多少而定。如果是穿了7层,就做“七旬”,七七四十九天;如果是穿11层,就做“十一旬”,长达77天。

此后还要做百日,也就是人死后百天的祭祀。有钱人家要请和尚或道士到家中,举行盛大的供养法会。而一般人家只需在灵桌上供奉,子孙们祭拜一番就可以了。

死者去世一年后,要“做对年”。这时死者出嫁的女儿,都必须回来供奉牲礼祭祀。这一天的仪式完成后,女儿及远亲就可以“脱孝”了。

之后,就是选个吉日撤掉“魂帛”和香炉,这叫“推灵”。

合炉。就是在死者的丧期届满时,把香炉灰的一部分,放进祖先牌位的香炉中,到这时死者的牌位才能和祖先牌位供在一起。也有人把死者的新牌位火化,仅在历代祖先的大牌上写进死者的名字。

新忌。合炉后的第一次忌日叫“做新忌”,从此以后每年都在这一日祭祖。

扫墓。也叫培墓、上墓,一般在清明节前后十天内。扫墓时要 铲除坟上的杂草,把墓碑上的字洗涮清晰,然后在墓前供上红龟稞、发糕、牲醴祭拜。祭拜后要在坟头及坟墓四周放上称为“墓纸”的长方形五彩纸。

在台湾民间信仰,普渡的摆桌祭拜,又分成“公普”与“私普”,他们有什么不同的含义吗?

在诸多华人社会如中国大陆、香港、澳门与台湾、新加坡等,中元是相当重要的民俗节日,不少人会在旧历的七月初一到七月卅日之间,择日以酒肉、糖饼、水果,甚至全猪(闽南语俗称神猪)、全羊等祭品举办祭祀活动,以慰在人世间游玩的众家鬼魂,并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顺利。 现时民间的“中元普渡”习俗是三教合流的结果,民间把道教中元祭祀和佛教目连救母的传说习合,把施饿鬼与祭奠亡魂相混,形成一种民间习俗。

每年到了农历七月中,人们都会宰鸡杀鸭,焚香烧纸,拜祭由地府出来的饿鬼,人们相信这样可以化解其怨气,不至于为祸人间。 在台湾民间信仰,普渡的摆桌祭拜,又分成“公普”(又称“联普”,全聚落、团体或庙境居民联合举办)与“私普”(个人或单一家庭、机关举办),今日台湾,由于商业社会,几乎皆以方便面、零食、白米等能久贮之物为主,而牲礼、五味碗也愈来愈少见。

普渡举办时,供桌上也会竖立彩色三角形纸旗,号称“普渡旗”,该旗以毛笔写上“庆赞中元”、“广施盂兰”、“敬奉阴光”、“冥辉普照”等“中元敬语”,也会写上信士姓名。 先祭拜统领万姓幽灵的大士爷,并焚烧四色金纸。

烧完金纸后,开始祭拜所谓的“好兄弟”,并在每一项供品插上一炷香,也会在供桌下放置香皂、毛巾与盛满清水的面盆供“好兄弟”梳洗,此时有的人会先烧“经衣”,这是一种代表衣物与日用品的纸钱,让“好兄弟”们先换上新衣。许多抽烟者,还会点燃香烟,插在香脚上,推己及“魂”,供“好兄弟”吞云吐雾,别有一种人情味。

祭拜完后,焚烧银纸,欢送众家“好兄弟”离开。 较为慎重的信徒,甚至请来僧侣、道士诵经作法超度亡魂。也有人会在这段时间,请出地藏菩萨、目连罗汉等佛像放置高台、或请道士、艺师扮演驱魔大神钟馗,是谓“跳钟馗”。有人则是请艺师操控钟馗之傀儡,以消弭死者亡魂的戾气。今日台湾,八家将与官将首等阵头十分盛行,也有请八家将、官将首等出阵,以替换“跳钟馗”的仪式。

飞机失事,台湾为什么要招魂

台湾的丧葬殡仪十分讲究 。

丧葬对于台湾来说,不只是一种丧礼仪式,它在民间已经演变成重要的民俗文化。直到现在,即使都会化程度极高的台湾各大城市,丧葬殡仪仍十分讲究。不仅

于此,台湾丧葬于台湾的生命教育课程中,亦为相当重要一环。台湾丧葬民俗除了深受汉人所传佛教、道教及儒学影响外,部分仪式或祭典也揉和平埔族的巫术文

化,因此该民俗呈现出相当具有特色的复杂文化。

许多台湾人认为,客死在他乡的魂魄,找不到归途,这个魂魄就会像他的尸体一样停留在异乡,受着无穷无尽的凄苦。他也不能享受香烟的奉祀、食物的供养和

经文的超度。这个孤魂就会成为一个最悲惨的饿鬼,永远轮回于异地,长久地漂泊,没有投胎转生的希望。除非他的家人替他”招魂”,使他听到那企望着他的声

音,他才能够循着声音归来。

招魂仪式的时候,丧家要在门前树起招魂幡,或者挂上魂帛。有的地方亲属还要登上屋顶呼喊招魂,让死者的灵魂回家来。据说,这是满族等游牧民族的遗风,在草原上如果看到哪座帐篷前立起了大幡,就知道哪家死了人,大家就都来吊唁,帮助料理丧事。

在史料的记载中,招魂的仪式起源非常早。周代的一些文献中就说,死者亲属要从前方升屋去招魂,手拿死者的衣服面北呼叫,如果死者是男性,就呼名呼字,

连呼三声,以期望死者的魂魄返回于衣,然后从屋的后面下来,把衣服敷在死者的身上,这件衣服又叫做”腹衣服”。这件”衣服”被人所穿着,染上了人的肌肤香

泽,有着”肉体”和”气息”的双重联系;魂魄也许会被它所吸引,依着熟悉的味道或形状而归附回来。

到了近代,人们主要用大幡来作为招魂的工具。幡旗迎风飘飘,取其缠绵的意思。魂魄就能够循着这飘扬的幡盖归来。大幡通常有三四丈高,它们的颜色和形状

各不相同。像满族旗人的幡的颜色,是根据丧家和亡人所在的”旗”别来决定的,它的形式就像演传统戏时所举的大旗一样,中间挂着缎子绣的软片,绣着一条大

龙。外边因为饰着彩球下垂,所以俗称叫”嘟噜幡”。现在的台湾人,也用白幡来招魂。

移灵下午几点去,需要跪拜吗?

从佛法的角度来说,家里有老人去世了,最为要紧的,是为他超度一下。

我为你解说一下相关的佛法吧,佛言人去世后,有六道轮回,分别是三善道(天,人,阿修罗),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牲),善道很快乐,人道苦乐参半,恶道很痛苦。

不知你说的那个人在世时,有没有多多地行善积德,如果没有的话,又有恶业的话。比如经常杀生食肉。那就容易入三恶道受苦的。

三恶道之苦,受苦时间之长,都是我们难以想像的。 佛言,得人身者,如掌中土,失

人身者,如大地土,就是说,能投胎做人的,像手掌中的土那样少,失去人身,而入三恶道的,如大地土那样多。所以,能入三善道,是非常不易的。

所以,你可以为他超度一下。让他凭借超度的功德力,减少痛苦,从而往生善道。

超度可以自己做,也可以请僧人代做,也可以去寺庙,为亡者立一块超度牌位。

如果是自己做的话,可以在清静处,打坐,合掌,闭眼,念南无阿弥陀佛,念上一阵后,回向一句:愿以此功德,让某某(亡者姓名)与佛结缘,离苦得乐,往生善道。

此方法时间上,次数上,多多益善,一般超度的黄金时间是过世后49天,所以,你最好连着念诵49天。如果过了49天,超度也是有效果的。

也可以请僧人代做,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请一位僧人也是可以的。

另外,还可以去寺庙,为亡者立一块超度牌位,这样,就会有僧人为亡者诵经的,立牌位需要一定的费用,但不贵,我们这里的小寺庙是50元一年,超度能让亡者减轻痛苦,往生善道,得到幸福,所以,超度是大孝行也。

“台湾超度流程” 的相关文章

2020年属兔刑太岁要怎么化解?

2020年属兔刑太岁要怎么化解?

每一年都有4到5个生肖与流年太岁相冲。2020庚子鼠年犯太岁的生肖有值太岁的生肖鼠,冲太岁的生肖马,刑太岁的生肖兔,害太岁的生肖羊,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属兔的人2020年整体运势和化解办法!生肖兔的朋友在2020年鼠年,整体运势较为起伏,这全都是因为兔与鼠在五行上形...

道教的主要禁忌,不可不知!

道教的主要禁忌,不可不知!

 禁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须注意和尊重的事情。所谓“禁忌”,即指犯忌讳的话和行为。道教有哪些主要禁忌呢? “道不言寿”有人初进道观,见到鹤发童颜的老道长,带有敬意地问道:“老人家,您今年高寿多少?”然而老道长却避而不答,只是点头微笑。修道之士,...

北京八大处超度

北京八大处超度

北京八大处超度 1、西山八大处灵光寺(佛牙舍利塔).来这里求成佛做祖、开悟成就、开智发慧、健康长寿、治病消业、超度故人的最多.另外,八大处四处的大悲寺的白衣大士观音非常灵验,在那里许愿还愿的人络绎不绝. 八大处求什么最灵验 西山八大处灵光寺(佛牙舍利塔)。来这里求成佛做...

超度成功后的表现

超度成功后的表现

超度成功后的表现 成功人士一般都具有的特质: 1、热情。目标是热情的源泉,是潜能的发源地,是成功的助推剂。对工作和事业没有热情的人,是不会取得任何伟大成就的。纵观古今中外所有的成功者,他们都是对工作和事业,爱得如痴如醉,也正是这把热情的火,才点燃了他们耀眼的成功。只有点燃热...

亡者超度能做几次

亡者超度能做几次

亡者超度能做几次 一般情况下,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内去寺庙内,做法事超度就是可以的。 也有的是在三天内去,但是寺庙也有定期的安排,需要提前预约的,有的赶不上。 山东人,老人去世3年以后,再怎么祭祀?比如上坟等。 其实没什么,在山东,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祭祀去世亲人满三年,以后...

中有教授听闻超度

中有教授听闻超度

中有教授听闻超度 请出家师父来念经 实际上是一种带头引读作用 真正的还是要你们家人通过念经为亡者祈福 超度亡者 希望亡者不要堕三恶道 来生还能做人 最好能够升天 享天福 而且念经要有作用 一定得诚心得念 有些人只是应付应付这样是没有效果的 家人对亡者存有爱心 当然念经的时候...

📩 有疑问?微信聊:st-3139
点击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