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超度比佛教超度好
从根本上来说,佛教道教都是为了一窥宇宙真相,但是道教的目的是修身养性,最终达到与天同寿、长生不老的境界;而佛教的目的则是明心见性,最后是解脱生死、超越轮回。二者其实有本质的不同。
譬如以对待鬼的态度和方式来看,是不一样的,道教认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所以先降伏、再抓捕,然后能超度的超度,不能超度的就打散,让它魂飞魄散;而佛教则认为“众生皆有佛性,众生皆能成佛”,所以大慈大悲,一律超度到佛国净土
佛教和道教度人的区别
这个原理差不多,包括佛教道教发现的生死轮回都差不多,佛教将阿修罗(半人半神一族)分列为一道,所以有六道轮回,道教直接将阿修罗一类列入神道,所以有五道轮回。而佛教多以西方极乐世界作为佛国净土的代表,道教则以东方长乐世界作为美好净土,而超度的方法都是借助佛菩萨(佛教)、天尊真人(道教)的加持之力。
道家比佛家好多了?我有位道士朋友,说了一些知识,我不太明白。比如成为道士要先归依,第一步是成为居士
1、正一道派不戒。全真派出家炼内丹要戒。
2、准确也可叫超拔
3、成了道士自己不努力修行也不行。入道时也只是在天上备份有个名,如果表现好有机会上去。不是入道了就一定会成仙。要不修行干什么。道教成仙修行到一定层次就可以摆脱六道轮回。
道教与佛教有什么不同?
1、对待生和死的态度不同
佛教追求的目标是“涅磐”,脱离生死轮回。道教对人生总的来说持积极的、正面的态度。
2、起源和信仰不同
佛教诞生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道教否定宿命论,认为人有命运,但是不鼓励人听天由命,而是希望人开创命运。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教认为,道经是神仙通过乩仙降笔等方式将经书传授给高道名士,再由他们传播布道于世间民众。
扩展资料
佛教典籍共分为经、律、论三藏。“藏”的原意是可以盛放东西的竹箧,有容纳、收藏的含义,佛教用以概括全部佛教典籍。经是释迦本人所说的教义;律是佛陀为教徒制定的必须遵守的规则及其解释;论是为阐明经、律而作的各种理论的解释和研究。
尚有一部分佛教僧侣、学者对三藏所作的注疏、撰述,称为“藏外典籍”。三藏在南北朝时称“一切经”,隋代以后称“大藏经”。
大藏经按语系划分,一般认为有三大系统:巴利语系、汉语系、藏语系。梵文经典只有少量残存于尼泊尔、印度和中国。中国新疆和克什米尔又发现了一些,主要是大乘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