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事杂谈 > 正文内容

超度为何七七

admin82年前 (2023-07-18)法事杂谈564
加微信:54648273 可免费领取 2025年运势报告

超度为何七七

超度为何七七

一、什么是撞七?

🎉 每月可免费在极云观供灯
微信:54648273

撞七属于民间迷信说法,也不只是中国有,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这种说法。

佛教东传以前,我国就有人死后应当治丧七天至七七四十九天的做法。佛教东传以后,至魏晋期间,随着佛教的兴盛,治丧之礼日趋完备,至南北朝正式形成了“七七”治丧的礼制。《北史·外戚传》记载,外戚胡国珍去世后,魏孝明帝在“七七日中”为他设千僧斋,并度僧七人。据《贤者喜宴》和《西藏王臣记》记载,唐金城公主入藏后,将这种治丧礼仪带入了藏地并传播开来,形成了藏地的“七期”丧礼。

撞七,民间传为“撞上别人家治丧做七(每个七的第七天)”,并有“男怕撞头(七),女怕撞脚(断七)”、无人撞七不吉利等说法,有的地方还编了“撞七歌”,指引别人来撞七,如“头七撞七,死者打得叫屈,二七撞七,灵床供在隔壁,三七撞七,丧家发迹,四七撞七,墙壁坍塌,五七撞七,子孙有吃,六七撞七,儿女发迹,七七撞七,眼睛突起”之类。其实这是对古法的误会误传,明显存在迷信之嫌,很难从正法的角度自圆其说。

而真正意义上的撞七是指“七与七时间上的相交”,是“交七”的通俗说法。每个七的第七天为交七(撞七)日,第一个七(通称头七)的最后一天,为第一七和第二七的交七日,依此类推,总共六个交七日。于交七日,因亡者前一个中阴身即将坏灭,下一个中阴身即将生成,古人认为这一天可能是亡者最后一次回家,故特别重视这一天的祭奠和超度。据《古婆沙论》五十三载:“尊者和须蜜曰:中有众生,寿命七日,所以者何?彼身累弱故。”《瑜伽论》一载:“此中有,若未得生缘,极七日住,若极七日未得生缘,死而复生,极七日住,如是展转,未得生缘,乃至七七日住,自此以后定得生缘。”《地藏菩萨本愿经》上:“圣女又问:此水何缘而乃涌沸?多诸罪人及以恶兽无?毒答曰:此是阎浮提造恶众新死之者,经四十九日,后无继嗣,为作功德,救援苦难。生时又无善因,当据本业所感地狱。”

二、“七七”超度的原理

佛教认为,除大善、大恶者因业力牵引极大而直接投生转世外,一般人在死后生前都有一种过渡状态,这就是“中阴身”(或称“中有”)阶段。“中阴身”与人的肉身相比,其色身极其微细,普通人无法感知其存在。其形如小儿大小,感觉敏锐,行动迅捷,具五神通。“中阴身”碰到转世机缘,即生“倒心”,因来世父母交会而投入胎中。这种转世机缘以七日为一期,最多四十九天必然投生,进入下一个轮回。在“七七”期间,以“善愿功德力”(如营斋、修福、念佛、诵经)追荐亡人,可使其不堕地狱、饿鬼、畜生等三恶道,而是超生到人、天善道中,甚至往生净土,这就是所谓的“超度”。

三、各七的追荐重点和含义

头七、二七直至七七(断七),共四十九天。通过追荐,头七能够投生的,效果最佳,二七次之,三七又次之,依此类推,至七七才投生的,则难以保证生在善道。因此,头七对于亡者与其追荐的家属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天,这一天,亲友们会全体到场,为亡者超荐,以期亡者当天投生善处。到第二七,家属们感觉到亡者罪业深重,可能仍难超度,必须更加努力,因而,这一天到场的人员都要沐浴,保持清净,听任主持法师的调度,做完所有的佛事才能吃饭,如果卜问亡者仍未得脱,所有家属从这一天起,就更加需要严守净戒,包括夫妻不得同房、任何人不得杀生,等等,直至亡者超脱为止。第三七至七七同第二七。

从这些要求可以看出,第一七的重点不在追荐,而在于观察亡者生前所作善恶业哪边重哪边轻,善业重的,稍微超荐一下就投生善趣了,恶业重的,第一七可能超度不了,必须由活着的亲人们全力以赴荐福才能超脱。因此,从第二七、第三七起,要求会全面提高,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努力荐福给亡者,盼望亡者在七七之前超生善处。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民间那种误会误传的迷信说法是缺乏理论依据的,在实践中也,没有任何意义,如按“撞七歌”,三七、五七、六七为吉,是不是大家都去撞就能统统发财、升职、行好运?事实上是不可能的,也违背常识。而按佛教教理教义,恰恰是每个交七日都很关键,参加的人都应保持清净庄重,如法追荐,功不唐捐,亡者仅得其一,荐者自得其六,这是一件既利亡者、更利自身的大善事,哪里来的不宜?

人死了以后,为什么要做七?哪几个七是主要的?

1、佛教说:学者多认为做七习俗来源于生缘说,大约在佛教传至东汉后到南北朝这段时期内形成,从唐初起突破信众范围,走向世俗化。为何要规定“七”为忌日?谓人生有六道流转,在一个人死此生彼之间,有一个“中阴身”阶段,如童子形,在阴间寻求生缘,以七日为一期;若七日终,仍未寻到生缘,则可以更续七日,到第七个七日终,必生一处(见《瑜珈论》)。

所以在这七七四十九天中,必须逢七举行超度、祭奠。这种由佛教“生缘说”催生的做七习俗之所以在南北朝时形成,自然应视作当时佛教盛行的产物。唐人李翱曾撰《去佛斋说》,对做七习俗及其理论依据予以驳斥,其根据之一便是“伤礼”,不合儒家对人情哀戚的讲求,这也能反证做七本是佛家的事。

2、相反,也有人认为做七习俗本于道教。从该俗的实践看,做七既请僧众诵经,也请道士诵经,而民间关于做七由来的种种解释,多与道教的地狱结构及功能的宣传相吻合。

3、还有人认为做七习俗源自先秦时代的“魂魄聚散说”:人之初生,以七日为腊,一腊而一魄成,故人生四十九日而七魄全;死以七日为忌,一忌而一魄散,故人死四十九日而七魄散,做七的意义就是祭送死者。

此外如天以阴阳二气及金、木、水、火、土五行演生万物,谓“七政”,人得阴阳、五常而有“七情”,故天之道惟七,人之气亦惟七;以及《易·系·复》曰“七日来复”,《礼记·檀弓上》日“水浆不入口者七日”,都是本此道理而来,也都是后世做七习俗的信仰内涵所在。不过这些观念和旧礼又是怎么具体变成做七习俗的呢?仍是一个迄今无人作出说明的疑问。

4、还有人推测,做七习俗的原型是“虞祭”,即周代时“国人”于父母葬后迎其魂灵于殡宫的祭祀仪式,“虞”就是“安”的意思,即使亡者之灵得到安息。按礼制规定,举行虞祭的时间和次数因死者地位的不同而有区别,士之丧三虞,大夫之丧五虞,诸侯之丧七虞,每次虞祭皆以七日为期。

到了“礼崩乐坏”的春秋晚期,大夫都僭用诸侯的七虞之礼。再往后,秦并六国,改朝换代,只要有条件谁举办七虞都行,最终流变成了通行民间的做七习俗。

“做七”期间的具体礼仪繁多,各地有各地的做法。在广州一带,旧丧俗中的第五个七天,必须由外嫁女回来,这一天的费用完全由外嫁女负担,如果死者没有外嫁女,就由外嫁的侄女或侄孙女来做。人死后的第一个七天、第三个七天和第七个七天,叫做”大七”。

在这一天祭奠中有”走七”的习俗,就是说在这一天的祭奠中,外嫁女儿和媳妇们,每人各自提一只灯笼,在规定的仪式中飞也似地赛跑,争取第一个跑回家,俗称”争英雄”,认为这样死者灵魂能庇佑降福。因为人们认为人虽然死了,但灵魂仍然和活人一样有情感。

做七一般由女婿主持。在浙江一带,主持”做七”各有不同,杭州地区女婿来操办”五七”而在临安和宁波等地方,则由女婿做”六七”。 在”五七”的前一夜,很多地方都流行搭”望乡台”。传说,死者只到那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就会在阴间里登上”望乡台”眺望阳间的家室,会见亲友。杭州人习惯在台上放置一件死者的衣衫,上面罩把伞。

而苏州一带的地方,在这一天的五更时分,子女们打开大门向西连续大喊三声:”某某回来吧!”然后向灵前痛哭,同时端上事先准备好的酒菜,设奠祭祀,叫做”五更夜饭”,这个仪式就是”喊五更”。

天亮之后,丧家就请店事先用花纸扎一座住宅,门窗、厅堂、庭栏、井灶等十分齐全,给人观赏之后,用火烧尽,据说这样可以使死者在阴间有房可住,这叫做”化库”。现在则把纸糊的家电焚化给死人,好让死者在阴间也过上”现代化”的生活。到了四十九天,便要做”断七”。断七过后就出了孝期,丧家都很看重。亲朋好友参加”断七”礼仪活动。”断七”这一天,请道士和尚来做道场,美其名曰”保太平”。因为这一次则是为活人祈祷。念经拜忏之后子女们便脱下丧服,换上常服。

在中国南方一些民族中,”做七”期间还有一种”娱尸”的习俗。土家族在留置灵柩期间,每十二天举行一次隆重的守灵仪式,本村和外村的青年男女聚集在丧家的房屋后,吹拉弹唱,跳丧舞,借以谈情说爱,选择对象。跳丧舞,又叫做”散忧祸”、”打丧鼓”,它是土家族祖先巴人早在两千多年多年以前发明的一种民族舞蹈,后来土家族的子女们就一代一代地把跳丧舞传承了下来,流传至今。

人死以后,尤其是长辈百年归天以后的第一个晚上,丧家就开始了这种跳丧舞的活动。被请的歌师傅一人击鼓领唱,还有两人帮和,边歌边舞,围着棺材一跳就是几个通宵。跳丧舞是要给死者家属减轻悲痛,解除忧闷,以达到哀而不悲,伤而不痛的目的。

佛教认为,除罪大恶极的立即下地狱,善功极多的人立即升天,灵魂一般并不能够马上转生。没有转生的亡灵不是鬼,是在死后至转生过程中的一种身体,等待转生机缘的成熟。所以,人死之后七个七期中,孝属或亲友如果能请僧人来为他做些佛事,亡者即可因此而投生到更好的去处。所以,佛教主张超度亡灵最好是在七七期中。

如果过了七七期之后,亡灵托生的类别已成定案,再做佛事,就只能增加他的福分,却不能改变他已托生的类别了。如果一个人,生前作恶很多,注定来生要托生畜类,当他死后的七七期中,如果有孝属亲友为他大做佛事,使他听到出家人诵经,当下忏悔,立意向善,他就可以免去做畜牲,而重生为人了。而道家也认为超度度亡灵最好是在他”七魄”没有散尽之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做七

人死后为什么有七七说

做七,死后每隔七日,做七一次,称“做七”。做七应备牲醴菜肴奠祭。倘遇农历初七、十七、二十七,称“撞七”,提前一日半夜做七。死后第七日称第七日称“头七”,俗以死者此日始知己死,亡灵将归宅哀哭, 故於午夜后即哀哭致祭至中午,前延请道僧诵经,开魂路,举行法忏。

头七,中国人的丧殡习俗,是根据死者去世的时间,再配合天干地支计算出来的日子及时辰,然习惯上大家都认为“头七”指的是人去世后的第七日。一般都认为,死者魂魄会于“头七”返家,家人应于魂魄回来前,为死者魂魄预备一顿饭,之后便须回避,最好的方法是睡觉,睡不著也要躲入被窝;如果死者魂魄看见家人,会令他记挂,便影响他投胎再世为人。亦有说认为到了“头七”当天的子时回家,家人应于家中烧一个梯子形状的东西,让魂魄顺着这趟“天梯”到天上。

“上望”是指在死者去世的第6天午夜,即第7天的凌晨,家里人举行哭祭的仪式,白天要烧“头七”,以后每隔七天祭祀一次,直到“七七”。

“一七”,即人死后七日,丧家举行隆重仪式,设灵位、供木主,上香叩拜,烧纸箱焚楮镪,请僧道诵经、拜忏。

“二七”,祭礼从简,这天,家人备酒馔,供羹饭祭奠,烧纸楮,请道士诵经等。

“三七”,亦称“散七”,这夜,孝子擎香火,到三岔路口呼喊亡人姓名或称谓,或上坟焚香接亡灵回家,家中设奠。

“四七”,祭礼从简,这天,家人备酒馔、供羹饭、焚纸楮进行祭奠。

“五七”,在七七中,五七祭仪尤重,这天,丧家举行祭奠,焚楮烧纸,请僧人、道士放焰口。亲友也携纸钱、锡箔元宝(也有送现金)助祭,丧家要办酒席招待。有的扎纸扎,焚祭亡灵,纸扎有楼阁房宅,内置锡箔元宝;有金山、银山,山上饰草木鸟兽,祭礼时,将这些纸扎拿到墓前焚化。有的这天出嫁女儿挑酒食回娘家祭奠。

「头七」由儿子办理,

「二七」为小七,

「三七」系出嫁女儿负责,

「四七」也是小七,

「五七」为出嫁孙女祭祀,

「六七」也是小七,

「七七」又称「满七」或「圆七」由儿子办理有始有终,功德圆满。

现代人由於工商业发达工作忙碌,有将七七四十九天缩短的情形,以缩为二十四天为例,其方式为「头七」与「七七」各七天,中间每隔二天为「七」即为二十四天,在居丧期间未出殡前不过节, 遇祖先之忌日也不拜。做七除上寿者照七七四十九日为尾七外,未上寿者即俗所谓「死人快过日」,一般多自二七起短为六日,因此实则做尾七为第四十三日。也就是说头七是死后第七日子时,就是现在的第六天23点至第七天凌晨一点,就是“6天尾7天的头”。

按丧事习俗,烧七(做七),烧百天、烧周年、烧三周年的意义:人死到阴曹地府后,共有十位王官(阴府之检察官)和四位审判官,其职是:将亡者提询,以生前所作所为,善善、恶恶、加以侦讯,共有十位王官,掌理十殿,首先要过前七殿:第一殿秦广明王、第二殿楚江明王、第三殿宋帝明王 、第四殿伍官明王、第五 殿阎罗帝君、第六殿卞城明王、第七殿泰山明王、儿女烧七,希望父母在阴间能安然舒适,过王顺利。

做七拜明王,查 其生前| “善悪”的行迹,四十九天后移送阴曹法院经四审,每十日为一旬,调审一次:一审,(头旬,第五十九天)崔氏判官;二审,(二旬,第六十九天) 李氏判官;三审,(三旬,第七十九天)韩氏判官;四审,(四旬,八十九天)杨氏判官;再过一旬就是九十九天烧百天(叫做短百天,长周年),再 拜,第八殿平政明王、烧一周年拜,第九殿都市明王、烧三周年拜,转轮明王后、决定如何投生,转入来世。

“超度为何七七” 的相关文章

种完生基以后要多久见效?

种完生基以后要多久见效?

一、种生基多久开始见效,有真实案例吗种生基之后多久起作用,每个人八字不同,寻到的做生基的穴位也不同,所以这个时间不能确定,快的话三个月就生效!一般都会在半年后龙气开始推动!上半年浙江余姚的一位善信在李道长这里种了求财生基,两个月以后亏损的生意便开始逆转,短短半年的...

道教的主要禁忌,不可不知!

道教的主要禁忌,不可不知!

 禁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须注意和尊重的事情。所谓“禁忌”,即指犯忌讳的话和行为。道教有哪些主要禁忌呢? “道不言寿”有人初进道观,见到鹤发童颜的老道长,带有敬意地问道:“老人家,您今年高寿多少?”然而老道长却避而不答,只是点头微笑。修道之士,...

《道德经》:抱一与生命和谐度!

《道德经》:抱一与生命和谐度!

有人说,生命在于运动,有人说,生命在于静止。其实,生命在于和谐。每一生命体没有其内在的和谐,就没有生存的基础。《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是从一切事物的本根上说,任何物都来之于道,道本混然,分化之后才有阴阳之“...

道教超度的话语

道教超度的话语

  本文目录一览:   1、四有三恩尽沾恩这句话的意思?   2、“急急如律令”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有什么历史渊源?   3、有关报师恩的诗句   4、道士驱鬼时为何总要念急急如律令, 这句话是啥意思?   5、佛家关于金刚护法的诗句   四恩者:   “天地”...

超度可以谈恋爱吗

超度可以谈恋爱吗

超度可以谈恋爱吗 任何人都是可以谈恋爱的,因为这是自然的属性,人类要繁衍,就必须要有男女的结合才可以的。关键是出家人是怎样规定的?限制不限制道家弟子谈恋爱。我们都知道和尚是不允许谈恋爱的。因为他们是戒色的! 尼姑庵的人可以谈恋爱吗 如果只是那里的工作人员 那当然是可以的...

净空超度父亲

净空超度父亲

净空超度父亲 多念“地藏王菩萨本愿经”。1.您很诚恳至心读诵是感应的条件,每天坚持定会有感应(地藏王菩萨邦您解决问题);但不应求感应神通以防偏邪,妨求大道菩提。 2.如中断一品中可重读或略想已读内容,目的是思维义理接住。中途可以喝水,思维义理接住连续。 3.每...

📩 有疑问?微信聊:st-3139
点击复制